[实用新型]多绕组电感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17266.8 | 申请日: | 2017-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396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4 |
发明(设计)人: | 叶秀发;陈品榆;吕航军;杨雅雯;张千谨;许玉婷;梁泓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26 | 分类号: | H01F27/26;H01F27/245;H01F27/29;H01F1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绕组 电感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感构造,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避免产生互感的多绕组电感构造。
背景技术
按,请参阅图1与图2所示是一种现有的双绕组电感,其包含有一上片10、一下片11以及两个导体12、13,该上片10的一侧面101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一凹陷部102、103,该下片11的一侧面110上设有两个平行的第二凹陷部111、112,且该两个导体12、13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弯折部121、122、131、132,该两个导体12、13结合于该上片10上,且该两个导体12、13的该弯折部121、122、131、132分别结合或扣合于该第一凹陷部102、103上,且该两个导体12、13也分别结合或扣合于该下片11的该两个第二凹陷部111、112上,并使得该上片10与下片11相结合,而可于单一电感器上实质形成双电感结构。
然而,前述现有的双绕组电感在单一的上片10及下片11之间搭配该两个导体12、13,其通电后所形成的磁力线回路,除了会由该两个导体12、13各别与上片10、下片11形成,也会由该两个导体12、13的整体与上片10、下片11产生,从而形成互感效应,因而当其中一个电感启动而另一个电感关闭时,将使得该关闭的电感产生互感效应,进而造成该启动的电感在工作中产生感值上的耗损,影响感值的稳定性及电子电路的正常运作,因此,如何针对上述缺失加以改进,即为本案申请人所欲解决的技术困难点所在。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双绕组电感的上述缺失,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发展一种可避免产生互感的多绕组电感构造。
为达成以上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系提供一种多绕组电感构造,其包含:一第一铁芯,该第一铁芯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外侧凸缘,该第一铁芯上设置有复数个内凹的绕线部,而使任意两个相邻的绕线部之间分别形成一中间凸缘;复数个导体,该导体的数量与该第一铁芯其绕线部的数量相对应,该导体为倒U字状,且各该导体分别与第一铁芯的各该绕线部相结合,又该导体两端的底部与该第一铁芯的底部齐平;复数个第二铁芯,该第二铁芯为平板状,该第二铁芯的数量与该第一铁芯其各凸缘的数量相对应,且各该第二铁芯分别设置于该第一铁芯其各凸缘上方,又,任意两个相邻的第二铁芯之间分别具有一间隙,而使各该间隙分别位于各该导体上方的位置。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多绕组电感构造,其包含:一第一铁芯,该第一铁芯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外侧凸缘,该第一铁芯上设置有复数个内凹的绕线部,而使任意两个相邻的绕线部之间分别形成一中间凸缘;复数个导体,该导体的数量与该第一铁芯其绕线部的数量相对应,该导体为倒U字状,且各该导体分别与第一铁芯的各该绕线部相结合,又该导体两端的底部系低于该第一铁芯的底部,而使该导体两端的底部与第一铁芯的底部之间具有一间距;复数个第二铁芯,该第二铁芯为平板状,该第二铁芯的数量与该第一铁芯其各凸缘的数量相对应,且各该第二铁芯分别设置于该第一铁芯其各凸缘上方,又,任意两个相邻的第二铁芯之间分别具有一间隙,而使各该间隙分别位于各该导体上方的位置。
其中,该导体为金属夹片(clip)的型式。
其中,该第一铁芯的各该绕线部以等间隔方式设置。
如此,本实用新型可制造出不会有互感的多绕组电感,可使多个电感于同时工作或各别工作时均能维持正常感值及运作,从而可大幅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与应用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双绕组电感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现有双绕组电感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3是现有双绕组电感的封闭磁力线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部分分解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组合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封闭磁力线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组合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可供其他电子元件安装空间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现有技术〕10-上片;101-侧面;102-第一凹陷部;103-第一凹陷部;11-下片;110-侧面;111-第二凹陷部;112-第二凹陷部;12-导体;121-弯折部;122-弯折部;13-导体;131-弯折部;132-弯折部;〔本实用新型〕3-第一铁芯;31-外侧凸缘;32-绕线部;33-中间凸缘;4-导体;5-第二铁芯;51-间隙;6-电路板;7-电子元件;H-间距。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美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172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绕组电感结构
- 下一篇:一种变压器绝缘防护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