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麦均匀播种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10056.6 | 申请日: | 2017-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760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陶志强;常旭虹;王德梅;赵广才;杨玉双;王雨;吕冰;马瑞琦;朱英杰;刘莹;王玉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C7/18 | 分类号: | A01C7/18 |
代理公司: | 长沙星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43205 | 代理人: | 许伯严 |
地址: | 10008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麦 均匀 播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农业器械相关的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麦均匀播种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播种器在播种时一次操作只能播种一穴,因此在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整体的工作效率较低,同时在连续播种的过程中还会存在种穴之间的间距大小不一的情况,不利于后期的科学化管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小麦均匀播种器,它能有效地解决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它包含两根平行设置的定位纵杆1,两根定位纵杆1之间设置有数根定位横杆2,所述的定位横杆2与定位纵杆1之间通过十字卡子3相连,所述的定位横杆2上设置有数个播种器,所述的播种器包含一段输种管4,该输种管4的上端装有种子漏斗5,所述输种管4的外侧管壁上装有操作把手6,所述输种管4的下端安装有一个与其相连通的鸭嘴管开关,该鸭嘴管开关包含固定安装在输种管4一侧的鸭嘴开关后夹体7和鸭嘴开关前夹体8,所述鸭嘴开关前夹体8的顶部向上延伸出一条制动板9,该制动板9的一侧安装有一个扭矩弹簧10,该扭矩弹簧10的一端固定在输种管4的外侧面处,在扭矩弹簧10的作用下鸭嘴开关后夹体7和鸭嘴开关前夹体8始终处于常闭状态,所述操作把手6的底部设置有一根与其转动连接配合的制动把手11,该制动把手11的中部固定有绳索12,该绳索12的另一端固定在制动板9上,每根定位横杆2上的各个播种器之间通过驱动绳13串联成一体。
所述定位纵杆1的端部安装有与其转动连接配合的连杆14,该连杆14的另一端与定位座15转动连接配合。
所述制动把手11上开设有可供绳索12通过的绳孔。
所述的定位纵杆1和定位横杆2上分别设置有相应的长度刻度。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制造费用低廉,整体的工作效率较高,同时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调整籽粒株距与行距,显著提高播种效率,而且播种质量也明显提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播种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参看图1-2,本具体实施方式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它包含两根平行设置的定位纵杆1,两根定位纵杆1之间设置有数根定位横杆2,所述的定位横杆2与定位纵杆1之间通过十字卡子3相连,所述的定位横杆2上设置有数个播种器,所述的播种器包含一段输种管4,该输种管4的上端装有种子漏斗5,所述输种管4的外侧管壁上装有操作把手6,所述输种管4的下端安装有一个与其相连通的鸭嘴管开关,该鸭嘴管开关包含固定安装在输种管4一侧的鸭嘴开关后夹体7和鸭嘴开关前夹体8,所述鸭嘴开关前夹体8的顶部向上延伸出一条制动板9,该制动板9的一侧安装有一个扭矩弹簧10,该扭矩弹簧10的一端固定在输种管4的外侧面处,在扭矩弹簧10的作用下鸭嘴开关后夹体7和鸭嘴开关前夹体8始终处于常闭状态,所述操作把手6的底部设置有一根与其转动连接配合的制动把手11,该制动把手11的中部固定有绳索12,该绳索12的另一端固定在制动板9上,每根定位横杆2上的各个播种器之间通过驱动绳13串联成一体。
所述定位纵杆1的端部安装有与其转动连接配合的连杆14,该连杆14的另一端与定位座15转动连接配合。
所述制动把手11上开设有可供绳索12通过的绳孔。
所述的定位纵杆1和定位横杆2上分别设置有相应的长度刻度。
所述输种管4的一侧固定有供定位横杆2间隙通过的定位环16,所述的定位环16上设置有与其旋接配合的锁紧螺母。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技术方案部分的使用方法及其原理作进一步的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100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静压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大蒜播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