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紊流减阻增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02305.7 | 申请日: | 2017-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082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黄忠军;赵彦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高群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11/00 | 分类号: | F04B11/00;F15D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紊流 增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增压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紊流减阻增压装置。
背景技术
紊流减阻增压装置是一种用于提高循环水泵整体效率的装置。在循环水泵中,紊流减阻增压装置在流量保持不变的前提下,降低水泵设计扬程,使水泵所配电机功率降低,达到节省水泵用电量的目的。
目前,公开号为CN20490017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紊流减阻增压装置,它包括带流通口的出口法兰和入口法兰,在入口法兰与出口法兰之间设有装置内管、装置外管和涡流管,流通口与装置内管相配合设置,在装置内管与装置外管之间形成空腔,在入口法兰与装置内管之间设有涡流管,在涡流管上设有紊流吸入孔,涡流管的出口与空腔相连通且涡流管出口与装置内管之间还设有紊流槽,在出口法兰上设有射流口,射流口与三级增压室相连通。
这种紊流减阻增压装置的整体外表为圆柱状,其涡流管出口与装置内管之间设置有一道紊流槽,装置上设有紊流槽处的壁厚相较于其他位置更薄,在水流长期的冲力作用下,易造成设备局部应力不均,使设备性能不稳定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紊流减阻增压装置,其具有能够提高设备自身稳定性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紊流减阻增压装置,包括入口法兰、出口法兰、位于入口法兰和出口法兰之间的装置内管、装置外管和涡流管,所述涡流管上设置有紊流吸入孔,所述装置内管与涡流管之间通过固连组件相连,所述固连组件包括设置于装置内管靠近涡流管的一端的外螺纹段、位于涡流管靠近装置内管一端的内螺纹段,所述外螺纹段背离涡流管的一端还设有向涡流管处延伸的防护套,所述防护套与外螺纹段之间预留有容纳内螺纹段的配合间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流体进入装置内管后,在流动过程中,流体对装置内管和涡流管均产生压力,若在涡流管和装置内管之间存在一处凹槽,则凹槽部分的厚度相较于其他部分更薄,在水流冲击力的大小不变的前提下,凹槽部分受外力发生损坏的可能性更大;将涡流管和装置内管连接设置后,防护套、相互配合的内螺纹段、外螺纹段起到加强整体连接强度的作用,使得设备在受水流冲力的过程中,不易受外力作用造成性能不稳定的情况,提高设备自身的稳定性。
进一步设置:所述防护套与装置内管的外圆表面一体光顺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装置内管和涡流管的连接处表面平滑,在水流的流动过程中不易受到阻力,使得水流顺畅流动,增压状态稳定。
进一步设置:所述外螺纹段设置为管状,所述外螺纹段的内壁与装置内管的内壁一体光顺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装置外管与装置内管之间、装置内管之内均有水流流动,水流在流过装置内管时,能够尽量保持顺畅、稳定的流速。
进一步设置:所述涡流管上的内螺纹段背离装置内管的一端处还设有抵触于装置内管上的轴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涡流管上的内螺纹段与装置内管上的外螺纹段相互配合时,安装完成后,轴肩抵触于装置内管上,若轴肩能够完全抵触装置内管的截面,则表示内螺纹段和外螺纹段之间的相对位置偏差小、配合稳定可靠。
进一步设置:所述装置外管和装置内管之间设有增压室组,所述增压室组设置为若干同轴的分支增压室,分支增压室之间通过增压环隔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压室组起到提高流体所带压强的作用,市面上的增压环上设有孔洞或出水用的槽,当水流经过增压环后,从面积更小的孔洞或槽中流出,在原先所带的压力不变的情况下,作用面积变小,压强变大,起到增压的作用。
进一步设置:所述分支增压室至少设置四个,相邻分支增压室之间即为固连于装置外管和装置内管上的增压环,所述分支增压室中的压强自涡流管起向装置内管的方向逐级递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压室组中的分支增压室越多,液体流经这些分支增压室后所具有的压强越大,且相较于一次性增压的结构,逐级增压使得流体状态更稳定,起到多级稳定增压的作用。
进一步设置:所述涡流管上设置有若干紊流吸入孔,所述紊流吸入孔环形阵列设置于涡流管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水流通过紊流吸入孔进入装置外管和装置内管之间时,由于紊流吸入孔在涡流管上环形阵列设置,故水流从紊流吸入孔中排出后,涡流管四周的水流的压强处处相等,在后续加压过程中不易造成局部水流压强具有偏差的情况。
进一步设置:所述涡流管设置为锥形,所述涡流管直径较小的一端靠近装置内管,其直径较大的一端与入口法兰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高群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高群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023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检测加油站密闭系统的密闭性的设备及在线监控系统
- 下一篇:一种人工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