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溅蚀收集装置及溅蚀测定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01231.5 | 申请日: | 2017-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097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郭忠录;郝好鑫;王军光;艾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7/00 | 分类号: | G01N17/00;G01N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陈治位 |
地址: | 43007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收集 装置 测定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壤侵蚀研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溅蚀收集装置及溅蚀测定设备。
背景技术
雨滴溅蚀是土壤侵蚀的重要形式和组成部分,是指雨滴直接打击裸露地表,使土壤发生破碎、分散和搬运的侵蚀现象,是坡面水蚀的初始阶段和关键环节。溅蚀为坡面土壤侵蚀产沙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但溅蚀过程和土壤溅蚀量受到降雨能量、土壤类型、地表坡度和植被覆盖状况等众多综合因素交互作用和影响。因此,土壤溅蚀过程及其机制的研究对于深层次理解土壤侵蚀过程和防治水土流失有重要意义。
现有的土壤溅蚀测定仪器包括收集盘和遮雨结构,收集盘由四个相同扇形盘拼接而成,收集盘为空心,收集盘上部由内到外连续设置有弧形凹槽,遮雨结构设置在收集盘环形凹槽上方,中间留有接受降雨的孔,将土壤溅蚀测定仪器设置在土壤内,雨水穿过遮雨结构中心孔落在收集盘中心的样地土壤上,土粒向四周做抛物线的轨迹运动,不同质量土壤颗粒获在雨滴打击下被溅起跃迁的距离也不同。降雨结束后,移除遮挡结构,将四个扇形盘取出,用洗瓶冲洗收集不同距离的弧形凹槽,将所得的泥沙水样放入烘箱烘干,分别得到实验样地上下左右不同距离范围内的溅蚀量。
现有的土壤溅蚀测定仪器必须等实验结束后才能对收集盘内的土粒进行收集,无法测定实验过程中某个时间段的溅蚀量和空间分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溅蚀收集装置及溅蚀测定设备,以解决现有的土壤溅蚀测定仪器必须等实验结束后才能对收集盘内的土粒进行收集,无法测定实验过程中某个时间段的溅蚀量和空间分布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溅蚀收集装置,所述溅蚀收集装置包括收集盘和多个收集容器;所述收集盘上设置有多个凹槽,所述凹槽为环形或弧形,且所述多个凹槽的圆心相同;
所述收集容器的数量与所述凹槽的数量相等,且二者一一对应;每个凹槽内具有与对应的收集容器连通的导流孔;
所述溅蚀收集装置包括底托,所述底托上表面用于放置收集盘,所述多个凹槽的圆心位置放置有装土盘,所述底托下表面铰接有多根支撑柱,且所述支撑柱的长度可调,用于调节所述底托的坡度。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为弧形,且每个所述凹槽的圆心角为90°。
进一步的,自所述凹槽底向开口方向,所述凹槽的宽度逐渐增加。
进一步的,在所述多个凹槽所在平面内,至少有一个位于所述多个凹槽外侧的定点,在过该定点与所述多个凹槽共同圆心的方向上,所述多个凹槽的最靠近所述定点方向的位置处设置有与所述收集容器连通的导流孔。
进一步的,自所述凹槽端部向对应设置在该凹槽内的所述导流孔所在位置的方向,所述凹槽的深度逐渐增加。
进一步的,所述装土盘的盘面与收集盘的盘面平齐,所述装土盘的下底面设置有排水孔,且所述装土盘与最内侧的所述凹槽之间具有缝隙,用于防止和导排所述装土盘积水。
进一步的,所述收集盘上表面设置有坡度仪。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溅蚀测定设备,包括上述的溅蚀收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溅蚀收集样装置,用来收集由雨滴击溅得到的土粒,所述溅蚀收集装置包括收集盘和多个收集容器,所述收集盘上设置有多个凹槽,所述凹槽为环形或弧形,且所述多个凹槽的圆心相同。当降雨时,雨滴下落打击到多个凹槽的圆心位置处的土壤,土粒受到冲击会向四周沿抛物线轨迹飞溅,根据飞溅的方向及距离可以落在不同的凹槽内。所述收集容器的数量与所述凹槽的数量相等,且二者一一对应,每个凹槽内具有与对应的收集容器连通的导流孔,凹槽内的土粒会在雨水的作用下通过导流孔进入到收集容器内,工作人员可以根据需求,进行实时收集,通过更换收集容器得到任意时间段的溅蚀量,尤其是在模拟的过程中,不用再停止人工降雨,重复复杂的用洗瓶冲洗土粒的收集过程了。所述溅蚀收集装置包括底托,所述底托上表面用于放置收集盘,所述多个凹槽的圆心位置放置有装土盘,所述底托下表面铰接有多根支撑柱,且所述支撑柱的长度可调,通过调节支撑柱的长短,使所述底托产生一定的坡度,从而带动收集盘与装土盘产生一定的坡度,使测量的适应性更高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农业大学,未经华中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012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锰电池
- 下一篇:一种便于温控的防静型电热剥线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