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蓝牙耳机及其充电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300502.5 | 申请日: | 2017-03-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115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 发明(设计)人: | 于丽杰;赵燕鹏;谢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27 | 代理人: | 袁文婷,张宁 |
| 地址: | 26610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蓝牙 耳机 及其 充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声学技术领域,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蓝牙耳机及其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在短距离无线通信领域,蓝牙技术使得多设备之间的通信变得简单、方便、快捷。其中,蓝牙耳机即是将蓝牙技术应用于耳机技术领域,凭借无线传输功能的便捷性,蓝牙耳机得到了越来越普遍的广泛应用,已广泛地应用在手机、车载、PC、MP3/DVD音乐播放等设备中。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户对蓝牙耳机充电的方便性、安全性以及高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现有的蓝牙耳机,需要通过Min-usb数据线或者POGO pin等方式进行充电,此类充电方式占用耳机的设计空间较大,容易导致耳机整体体积过大,不利于其小型化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蓝牙耳机及其充电装置,以解决目前蓝牙耳机的Min-usb或者POGO pin等充电接口,占用耳机空间、不利于产品小型化发展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蓝牙耳机,包括外壳、固定在外壳内的电路板以及与电路板连接的电源,在外壳上设置有前出声孔和前泄声孔;在外壳对应前出声孔和前泄声孔的位置分别贴设有导电的第一金属网和第二金属网;其中,电源的两极分别与第一金属网和第二金属网连接;外部充电装置与第一金属网和第二金属网导通,并通过第一金属网和第二金属网对电源充电。
此外,优选的结构是,在对电源充电时,第一金属网/第二金属网与电源的负极连接,第二金属网/第一金属网与电源的正极连接。
此外,优选的结构是,还包括与电路板导通的喇叭单体;喇叭单体将外壳形成的腔体分割为前声腔和后声腔,前出声孔和前泄声孔均设置在外壳位于前声腔的壳体上。
此外,优选的结构是,第一金属网和/或第二金属网为蚀刻网。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耳机充电装置,用于对上述蓝牙耳机进行充电;其中,耳机充电装置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内的探针;底座的结构与蓝牙耳机的外壳相适配,蓝牙耳机限位在底座内,探针分别与蓝牙耳机的第一金属网和第二金属网接触导通。
此外,优选的结构是,在底座内设置有吸附定位蓝牙耳机的磁铁。
从上面的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蓝牙耳机及其充电装置,将原前出声孔和前泄声孔处的网布设置为可导电的金属网(包括第一金属网和第二金属网,下同),通过金属网实现蓝牙耳机的电源与外部充电装置的连接,能够实现蓝牙耳机前出声孔和前泄声孔的复用,缩小蓝牙耳机充接口的设计尺寸,有利于缩小蓝牙耳机的整体尺寸。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以下结合附图的说明,并且随着对本实用新型的更全面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的及结果将更加明白及易于理解。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蓝牙耳机的俯视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蓝牙耳机的外壳结构示意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外壳1、前出声孔2、前泄声孔3、前声腔11、后声腔12、第一金属网4、第二金属网5。
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标号指示相似或相应的特征或功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蓝牙耳机结构,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蓝牙耳机的俯视结构;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蓝牙耳机的外壳结构。
如图1和图2共同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蓝牙耳机,包括外壳1、固定在外壳1内的电路板以及固定在电路板上并与电路板连接的电源,在外壳1上设置有前出声孔2和前泄声孔3;在外壳1对应前出声孔2和前泄声孔3的位置分别贴设有导电的第一金属网4和第二金属网5;其中,电源的两极分别与第一金属网4和第二金属网5连接;外部充电装置与第一金属网4和第二金属网5导通,并通过第一金属网4和第二金属网5对电源进行充电。
其中,在通过第一金属网4和第二金属网5对蓝牙耳机进行充电时,第一金属网4可作为负极与电源的负极、充电装置的负极探针进行连接,第二金属网5则作为正极与电源的正极、充电装置的正极探针进行连接,金属网作为蓝牙耳机的充电接口与充电装置直接连接,节省充电接口在外壳1内部的占用空间,缩小蓝牙耳机的体积。可知,第一金属网4也可作为正极与电源的正极、充电装置的正极探针进行连接,第二金属网5则作为负极与电源的负极、充电装置的负极探针进行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歌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歌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005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