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用酚氨废水制备水煤浆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99960.1 | 申请日: | 2017-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314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4 |
发明(设计)人: | 王银明;张刚;王凤彬;张正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能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7/18 | 分类号: | B01F7/18;B02C7/08;B02C7/12;B02C7/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14300 内蒙古自***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废水 制备 水煤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用酚氨废水制备水煤浆的装置,属于酚氨废水再利用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国内外正在研发大型煤制LNG和煤焦油技术,工艺过程产生的合成气需经过水洗净化、制冷分离才能回收LNG、产生的煤渣需进行降温洗涤、分离、萃取才能回收催化剂等碱性材料,因此,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煤气水经酚氨回收装置处理后废水含有大量的酚、氨及有机物,成分复杂,水量大,成本高,废水生化也难于处理。目前国内外酚氨回收技术处理后外排废水能达到的最佳指标:总酚含量500mg/L、COD 3500mg/L、氨氮150mg/L、油脂200mg/L;酚氨废水产量和装置投煤量比例约1:1,而且实际生产投运的酚氨回收装置指标都远远高于该指标。废水的处理是目前制约大型煤制LNG和煤焦油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为了保证示范项目的经济性,环保排放达到国家标准,需对处理后的酚氨废水进行综合利用。目前国内酚氨废水都是进行生化处理,成本高,处理难度大,外排指标难于保证,而对于酚氨废水制水煤浆综合利用还无先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采用酚氨废水制备水煤浆的装置,目的是把酚氨废水用于水煤浆制浆,拟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采用酚氨废水制备水煤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酚氨废水进给泵、煤粒进给振动盘、添加剂进料盘、搅拌箱、抽吸泵和磨浆机,其中,所述的酚氨废水进给泵与搅拌箱连通,所述的搅拌箱上还设置有煤粒进给振动盘、添加剂进料盘,所述的搅拌箱的出浆嘴上通过抽吸管与磨浆机的磨浆入口连通,所述的抽吸管上设置有抽吸泵,所述的磨浆机包括磨机外壳、上磨盘、中间磨盘和下磨盘,所述的上磨盘的中心可转动的固定在磨机外壳的上端,所述的中间磨盘的中心可转动的固定在磨机外壳的中间,所述的下磨盘可转动的固定在磨机外壳的下端,所述的下磨盘的驱动轴通过皮带与驱动轮与磨机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的磨机外壳的下端部设置有水煤浆出浆口。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的酚氨废水进给泵、煤粒进给振动盘和添加剂进料盘与搅拌箱连接的管道上均设置有流速计量阀。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的搅拌箱上设置有搅拌电机。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的上磨盘和下磨盘均为凹形结构,所述的中间磨盘的两磨面均为凸形结构。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的中间磨盘的两磨面、所述的上磨盘的磨面和下磨盘的磨面上均设置有磨削凹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将复杂组分的酚氨废水和粒度小于10mm的煤混合,利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在磨机内进行磨粉制水煤浆,调整好水煤浆粒度,可以很好的确保水煤浆浓度到60%以上、粘度在900-1300mPa.s范围,经过试验酚氨废水100%制浆参数均符合水煤浆参数要求,满足水煤浆气化需要,有效解决了国内酚氨废水目前采用生化处理导致的成本高,处理难度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采用酚氨废水制备水煤浆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采用酚氨废水制备水煤浆的装置的磨盘磨面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酚氨废水进给泵,2、煤粒进给振动盘,3、搅拌电机,4、搅拌箱,5、添加剂进料盘,6、混合浆抽吸管,7、流速计量阀,8、抽吸泵,9、磨机外壳,10、上磨盘,11、中间磨盘,12、下磨盘,13、驱动轮,14、磨机电机,15、磨削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能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新能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999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输送至少一个太阳能电池元件的支撑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半导体结构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