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轨道交通杂散电流吸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96743.7 | 申请日: | 2017-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151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陈明忠;吴海超;张步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M5/00 | 分类号: | B60M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2252 | 代理人: | 戴朝荣 |
地址: | 21003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交通 电流 吸收 装置 | ||
1.一种轨道交通杂散电流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低温容器罐和电流吸收管,所述低温容器罐有两个,所述电流吸收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低温容器罐连接;
所述低温容器罐从外到内依次包括中空圆柱状的低温容器罐壳体、绝热保温层、绝缘缓冲层和内核层,所述内核层的内部充满有低温液体介质,所述内核层的内侧顶部固定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侧面设有挂孔,所述支撑架连接有过渡连接器,所述过渡连接器连接有导电棒的一端,所述导电棒的另一端依次穿过内核层、绝缘缓冲层、绝热保温层和低温容器罐壳体从而连接有位于低温容器罐壳体外部的触指盘,所述触指盘的上面连接有触指,所述内核层的后下部设有下孔口,所述下孔口连接有补偿管的一端,所述补偿管的另一端依次穿过绝缘缓冲层、绝热保温层和低温容器罐壳体从而使补偿管的另一端位于低温容器罐壳体的外部,所述补偿管通过锥形口连接有法兰盘,所述法兰盘的中部设有法兰口,所述法兰盘通过法兰盘螺栓连接有法兰管道,所述法兰管道依次通过法兰口和锥形口从而与补偿管连通,所述法兰管道的中部设有制冷机组,所述制冷机组用于不断产生冷源并对低温液体介质加压循环;
所述电流吸收管从外到内依次包括外护层管、屏蔽层、绝热保温管、耐压管、绝缘过渡管、过渡层管道和导电吸收管,所述导电吸收管为中空结构,所述导电吸收管的一端穿过一个低温容器罐的侧面从而穿挂在一个低温容器罐内部的支撑架的挂孔上,所述导电吸收管的另一端穿过另一个低温容器罐的侧面从而穿挂在另一个低温容器罐内部的支撑架的挂孔上,所述导电吸收管的两端均设有导流孔,所述过渡层管道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低温容器罐内的内核层连通,所述导电吸收管和过渡层管道的内部均充满低温液体介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杂散电流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热保温层采用压力粘结的方式固附在低温容器罐壳体的内表面,所述绝缘缓冲层粘接在绝热保温层的内表面,所述内核层粘接在所述绝缘缓冲层的内表面,所述内核层位于低温容器罐内部的中部,所述支撑架焊接在内核层的内侧顶部,所述过渡连接器与支撑架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所述触指盘与触指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交通杂散电流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容器罐壳体采用钢制材料,所述绝热保温层采用有机高分子材料,所述绝缘缓冲层采用耐低温绝缘材料,所述内核层为空腔圆柱状且采用耐低温不锈钢材料,所述支撑架采用金属材质,所述支撑架的表面喷涂有复合金属氧化物且复合金属氧化物的外表面镀有银,所述过渡连接器的外表面为光滑圆柱面,所述过渡连接器采用金属材质且所述过渡连接器的表面镀有银,所述导电棒采用金属材质且导电棒的表面镀有银,所述触指盘和触指均采用金属材质且触指盘和触指的表面均镀有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杂散电流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插头护口,所述插头护口焊接在低温容器罐壳体的顶部,所述触指盘和触指均位于插头护口的空腔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道交通杂散电流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护口呈圆柱空腔状,所述插头护口采用钢质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杂散电流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法兰外护口,所述法兰外护口的顶部与低温容器罐壳体的底部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所述补偿管位于法兰外护口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轨道交通杂散电流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管道包括保温绝热钢管,所述保温绝热钢管的一端通过法兰与一个低温容器罐上的法兰盘的法兰盘螺栓连接从而实现保温绝热钢管与一个低温容器罐上的补偿管连通,所述保温绝热钢管的另一端通过法兰与另一个低温容器罐上的法兰盘的法兰盘螺栓连接从而实现保温绝热钢管与另一个低温容器罐上的补偿管连通,所述保温绝热钢管的两端均安装有低温控制阀门,所述制冷机组设置在保温绝热钢管的中部,所述低温控制阀门用于控制保温绝热钢管中低温液体介质的流速和压力。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杂散电流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牵引钢轨,一个所述低温容器罐上的触指依次通过电缆插座、电缆和连接器从而与牵引钢轨上的一位置电气连接,另一个所述低温容器罐上的触指依次通过电缆插座、电缆和连接器从而与牵引钢轨上的另一位置电气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9674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接触网刚性吊弦复合套筒
- 下一篇:汽车后排座位防撞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