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节温器及包含其的发动机冷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92237.0 | 申请日: | 2017-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941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池海波;陈亚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世德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7/16 | 分类号: | F01P7/16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31283 | 代理人: | 胡美强,何桥云 |
地址: | 20160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节温器 包含 发动机 冷却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节温器及包含其的发动机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为保证发动机在最适合的温度下工作,发动机冷却系统采用了控制冷却液流量的三通节温器,传统的机械式节温器存在以下缺点:
1、传统的机械式节温器通过节温器芯感应环境温度,达到开启温度才会逐步打开,反应较慢。
2、传统的机械式节温器只能在设定的一个温度下实现开启,不能根据发动机的工作状态实现智能调节。
于是基于机械式节温器的缺点,有了用电阻丝结构辅助加热的电子节温器,实现了节温器可智能控制的电子节温器,然而电阻丝结构的节温器存在以下缺点:
1、电阻丝结构的节温器对电阻丝要求较高,需要满足电阻率、温度系数、耐温性等。
2、电阻丝结构的节温器的加热电阻绕线工序复杂,生产过程中已损坏,合格率低。
3、电阻丝结构的节温器寿命短,电阻丝太细,易烧断。
综上所述,基于上述采用机械式节温器和电阻丝结构的缺陷,需要对节温器进行相应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节温器控制性能差、寿命短的缺陷,提供一种易于控制且耐用的电子节温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电子节温器,其包括:三通阀主体、阀盖组件、弹性件、加热片、铜本体和推杆;
三通阀主体的内部设有阀座,所述阀盖组件抵接于所述阀座,所述弹性件朝向所述阀座推动所述阀盖组件;
所述铜本体固设于所述三通阀主体并且相对于所述阀盖组件设于所述阀座的同一侧;
所述铜本体内部设有一密封腔室,所述推杆可滑动地插设于所述铜本体,所述推杆的一端插入所述密封腔室内,所述推杆的另一端露出所述铜本体并面对所述阀盖组件;
所述加热片固设于所述密封腔室内,所述密封腔室内灌注有石蜡。
优选地,所述加热片的厚度为1-2mm。
优选地,所述电子节温器还包括一压盖和一底座,所述铜本体的两端开口,所述压盖密封所述铜本体的一端开口,所述推杆可滑动地插设于所述压盖,所述底座密封所述铜本体的另一端开口,所述加热片固设于所述底座。
在电子节温器中设置底座有利于更好地固定加热片。
优选地,所述压盖铆接于所述铜本体。
优选地,所述加热片通过一电阻线和插针连接于一外部电源,所述电阻线连接于所述加热片和所述插针之间。
优选地,一密封构件设于所述阀盖组件的凹槽中,所述密封构件位于所述阀座和所述阀盖组件之间。
优选地,所述密封腔室中设有一柔性套件,所述柔性套件包裹所述推杆的位于所述密封腔室中的部分。
优选地,所述柔性套件为橡胶套。
优选地,所述加热片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底座,所述加热片的与所述第一端相反的第二端朝向所述第一端形成一凹陷,所述推杆悬设于所述凹陷的上方。
加热片设置成这样的形状,可以增加加热片的面积,提高加热效率。
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所述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电子节温器。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该电子节温器采用了电控方法且采用了加热片代替电阻丝,使得电子节温器的寿命增加且易于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电子节温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如图1所示,电子节温器10包括:三通阀主体11、阀盖组件12、弹性件13(在本实施例中为弹簧)、加热片14、铜本体15和推杆16。
三通阀主体11的内部设有阀座111,所述阀盖组件12抵接于所述阀座 111,所述弹性件13朝向所述阀座111推动所述阀盖组件12。
所述铜本体15固设于所述三通阀主体11并且相对于所述阀盖组件12 设于所述阀座111的同一侧。
所述铜本体15内部设有一密封腔室,所述推杆16可滑动地插设于所述铜本体15,所述推杆16的一端插入所述密封腔室内,所述推杆16的另一端露出所述铜本体15并面对所述阀盖组件12。
所述加热片14固设于所述密封腔室内,所述密封腔室内灌注有石蜡30。
所述加热片14的厚度为1-2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世德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世德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922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节温器及含其的发动机冷却系统
- 下一篇:一种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及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