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定植装置以及鱼菜共生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89842.2 | 申请日: | 2017-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603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朱莉飞;张欣;李文通;梁拥军;孙砚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31/02 | 分类号: | A01G31/02;A01K6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进京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606 | 代理人: | 刘葛 |
地址: | 10006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植 装置 以及 共生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农业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定植装置以及鱼菜共生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渔业养殖模式因大量消耗自然资源、环境污染及产量有限等原因已经不适宜大力发展,其地位也已逐渐被工厂化养殖模式所取代。但即便是现有的工厂化养殖模式,也存在水质富营养化的问题,而鱼菜共生可以通过植物吸收净化水体,达到无废化生产目的同时增加渔民收益。
目前,鱼菜共生模式有直接漂浮法、直接种植水生蔬菜、养殖水体与种植系统分离等模式。对于直接漂浮法,蔬菜种植与漂浮的定植板上,方法虽简单但因杂食性的鱼会实用植物根系需增加筛网保护根系,采摘不便,同时鱼类养殖密度也不宜过大等因素制约其发展。直接种植水生蔬菜或植物的方法因存在植物选择受限,捕捞和清理鱼塘不便等因素导致应用具有局限性。
养殖水体与种植系统分离可避免植物根系因鱼类食用受损,果蔬类植物通过定植篮固定于种植管内。但是,不同的果蔬类植物以及相同果蔬类植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其根系与水体所需的接触面积也不同,传统方法已不能更好地满足鱼菜共生系统中果蔬类植物的生长。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植物选择范围广、能够适用植物不同生长阶段需求的定植装置和鱼菜共生系统。
一种定植装置,所述定植装置包括外壳体、内壳体和调节固定机构,所述内壳体通过所述调节固定机构、高度可调节地设置于所述外壳体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固定机构包括沿所述内壳体的外壁面竖向间隔设置的定位齿、设置在所述外壳体上且与定位齿相配合的定位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固定机构还包括锁定销,所述锁定销设置于所述外壳体上,用于锁定所述内壳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体的侧壁与内壳体的侧壁间隙设置,所述外壳体与所述内壳体的侧壁和底面上均开设有若干透水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体顶端设置伸出部,所述伸出部上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定位槽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壳体还包括伸出所述外壳体的外展部,所述外展部与所述内壳体的顶端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展部为漏斗形。
一种鱼菜共生系统,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定植装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鱼菜共生系统包括种植管道和供水循环装置,所述供水循环装置与所述种植管道连接,所述定植装置间隔嵌设于所述种植管道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供水循环装置包括水泵和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与所述种植管道连接。
上述定植装置可调节高度,保证根系可吸收水分的同时避免根系长时间浸泡于水中发生腐败现象,也增加了果蔬植物的选择范围。通过在养殖池塘中构建水培模式下的鱼菜共生体系,可避免果蔬植物根系因鱼类食用受损,系统中由供水循环装置供给果蔬类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水,水体经过循环后又返回池塘,满足实际生产及休闲渔业的需求,同时可以增加视觉美观性、符合安全生产标准。上述鱼菜共生系统结构简单、安装和使用简便,同时也便于果蔬采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定植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鱼菜共生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种植管道100;
水泵210;出水管220;
定植装置300;外壳体310;内壳体320;外展部321;定位齿331;锁定销332;透水孔340;固定板350;
池塘40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进行详细阐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定植装置300包括外壳体310、内壳体320和调节固定机构。内壳体320通过调节固定机构、高度可调节地设置于外壳体310内。内壳体320内用于种植栽培果蔬植物,无需其他填充介质,通过调节内壳体320的高度实现根系与水体接触面积的调节。高度可调节的定植装置,可根据果蔬植物的种类或果蔬植物的生长情况调节高度控制根系与水体的接触面积,在保证果蔬植物根系可吸收水分的同时避免根系长时间浸泡于水中发生腐败现象,也增加了果蔬植物的选择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未经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898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植物培育生长柜
- 下一篇:一种豆芽发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