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氢气干燥净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86176.7 | 申请日: | 2017-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043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吴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伊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26 | 分类号: | B01D53/26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锦江专利事务所32106 | 代理人: | 秦关华 |
地址: | 22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氢气 干燥 净化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氢气干燥净化系统的设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原氢气干燥净化系统有多个独立设备组成,其系统运行工况复杂、运行成本高、管道连接繁琐,现场设备布置杂乱,且缺少对该系统进行有效保护的隔离设备。同时氢气干燥净化系统中某些设备,存在功能重复的问题,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安装快捷、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维护方便的氢气干燥净化系统。
本实用新型包括氢气回路、干燥吸附剂再生气循环回路;所述氢气回路包括通过主管道依次连接的氢气进口、第一油混水变送控制器、进氢切断阀、第一四通阀、第一循环风机、第一油雾过滤器、第一干燥塔、第二四通阀、隔离阀、第二油混水变送控制器、氢气出口;
在所述进氢切断阀的两端通过副管道连接依次串接的第一湿度传感器隔离阀、油气分离装置、进口湿度仪接口、第二湿度传感器隔离阀;
所述第一四通阀、第二四通阀均分别包括第一阀口、第二阀口、第三阀口、第四阀口;所述氢气进口通过第一四通阀的第一阀口、第二阀口与第一循环风机的输入端连通;所述第一干燥塔的输出端通过第二四通阀的第二阀口、第三阀口与氢气出口连通;
所述干燥吸附剂再生气循环回路包括依次串接的第二循环风机、第二油雾过滤器、第二干燥塔、第一温度计、再生流量调节阀、冷凝器、第二温度计、气水分离器、再生回路切断阀;所述再生回路切断阀的输出端与第一四通阀的第三阀口连接,经第一四通阀的第四阀口与第二循环风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干燥塔的输出端与第二四通阀的第四阀口连接,经第二四通阀的第一阀口与再生流量调节阀的输入端连接;
在所述第一四通阀的第一阀口的输入端与第一四通阀的第三阀口的输出端之间连接均压阀;
在所述第二四通阀与隔离阀之间设置出口温度仪接口,在所述出口温度仪接口两端分别设置温度传感器隔离阀;
所述第一四通阀、第二四通阀分别与旋转气缸连接。
本实用新型氢气经油气分离器,成功分离出氢气中的油分子;旋转气缸操纵第一四通阀第二四通阀的切换,第一干燥塔、第二干燥塔进入两种不同模式的工况,第一干燥塔干燥,第二干燥塔再生,第一干燥塔和第二干燥塔工作模式呈周期性交换。第一干燥塔中纯净潮湿的氢气由二次增压风机增压,加快氢气流速,促使纯净潮湿的氢气快速均匀的与塔内吸附剂反应,纯净干燥的氢气再次进入发电机组。第二干燥塔内的加热丝开始工作,通过热管快速扩大加热效应,蒸发吸附剂中的水分;湿热的氢气循环经过冷凝器与氢水分离器,将吸附剂中的水分析出。增压风机经变频器调频控制,降低电动机转速,控制再生阶段氢气流速,有效保证加热丝的加热效应。本实用新型集成安装在氢气循环干燥平台上,安装快捷、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维护方便安装快捷、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维护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氢气回路1、干燥吸附剂再生气循环回路2;氢气回路1包括通过主管道依次连接的氢气进口3、第一油混水变送控制器4、进氢切断阀5、第一四通阀6、第一循环风机7、第一油雾过滤器8、第一干燥塔9、第二四通阀10、隔离阀11、第二油混水变送控制器12、氢气出口13。
在进氢切断阀5的两端通过副管道连接依次串接的第一湿度传感器隔离阀14、油气分离装置15、进口湿度仪接口16、第二湿度传感器隔离阀17。
第一四通阀6、第二四通阀10均分别包括第一阀口、第二阀口、第三阀口、第四阀口;氢气进口3通过第一四通阀6的第一阀口、第二阀口与第一循环风机7的输入端连通;第一干燥塔9的输出端通过第二四通阀10的第二阀口、第三阀口与氢气出口13连通。
干燥吸附剂再生气循环回路2包括依次串接的第二循环风机18、第二油雾过滤器19、第二干燥塔20、第一温度计21、再生流量调节阀22、冷凝器23、第二温度计24、气水分离器25、再生回路切断阀26;再生回路切断阀26的输出端与第一四通阀6的第三阀口连接,经第一四通阀6的第四阀口与第二循环风机18的输入端连接;第二干燥塔20的输出端与第二四通阀10的第四阀口连接,经第二四通阀10的第一阀口与再生流量调节阀22的输入端连接。
在第一四通阀6的第一阀口的输入端与第一四通阀6的第三阀口的输出端之间连接均压阀27。
在第二四通阀10与隔离阀11之间设置出口温度仪接口28,在出口温度仪接口28两端分别设置温度传感器隔离阀29。
第一四通阀6、第二四通阀10分别与旋转气缸30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伊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扬州伊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861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