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碰撞信息警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83970.6 | 申请日: | 2017-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519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孟宇;左甜甜;黄迎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Q9/00 | 分类号: | B60Q9/00;G08B25/12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31 | 代理人: | 刘娟娟 |
地址: | 110168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碰撞 信息 警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报警装置技术领域,具体领域为一种汽车碰撞信息警报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发展进程加快,机动车辆尤其是汽车数量激增,随之而来的汽车撞击事故也不断增多。汽车碰撞信息报警装置可以及时将该碰撞信息发送到相关部门,从而会极大影响对驾驶员的救治、对汽车损坏情况的及时评估等。而现有的车辆碰撞信息报警装置中的手动开启关闭处大多为简单的手动开关,这样的设计会导致在无意对手动开关操作时报警器也会发出车辆碰撞的信息,导致报警出现虚假信息,对车辆驾驶人员和相关部门造成相应的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碰撞信息警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碰撞信息警报装置,包括保护壳,所述保护壳的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有蓄电池、控制器和报警器,所述保护壳的外侧设有传感器组、USB插头和手动开关,所述传感器组均匀分布车体四周表面,所述手动开关包括开关座,所述开关座的上表面中部设有沉头槽,所述沉头槽的底部设有第一接线柱组,所述沉头槽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压杆,所述压杆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按钮和第二接线柱组,沉头槽的下部连通设有活动腔,所述活动腔的内部右端固定安装有电磁铁,所述电磁铁的左侧设有铁垫,所述铁垫的右端水平固定安装有隔电板,所述活动腔的内部左端固定安装有弹性拉筋的一端,且弹性拉筋的另一端与隔电板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电导体分别连接蓄电池、报警器、传感器组、第一接线柱组、第二接线柱组和电磁铁,所述蓄电池通过电导体连接USB插头。
优选的,所述传感器组包括压力传感器、速度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所述控制器上还设有用于对加速度传感器以及压力传感器所得测量结果进行融合处理的处理器。
优选的,所述按钮的上表面设有防滑橡胶垫。
优选的,所述活动腔的左部内壁设有隔磁材料层,所述铁垫与隔电板间设有隔磁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控制器、传感器组、报警器和手动开关结构的配合设置可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可自动和手动操作结合双重方式将车辆碰撞信息传递给相关部门,通过开关座、沉头槽、按钮、压杆、弹簧、第一接线柱组和第二接线柱组结构的配合设置形成简单的手动开关,通过活动腔、电磁铁、铁垫、隔电板和弹性拉筋结构的配合设置可对车辆没有发生碰撞的情况下使手动开关失去对报警器的控制,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简单的手动开关改造,配合控制器可使在无意中对手动开关的操作不会触发报警器发出报警信息,避免发出虚假报警信息情况的发生,减少了车辆驾驶人员和相关部门之间相应的麻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手动开关的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隔电板和弹性拉筋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1-保护壳、2-蓄电池、3-控制器、4-报警器、5-传感器组、6-USB插头、7-手动开关、701-开关座、702-沉头槽、703-第一接线柱组、704-弹簧、705-压杆、706-按钮、707-第二接线柱组、708-活动腔、709-电磁铁、710-铁垫、711-隔电板、712-弹性拉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汽车碰撞信息警报装置,包括保护壳1,外内部元件提供保护,所述保护壳的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有蓄电池2、控制器3和报警器4,蓄电池为其它部件提供电源供应,控制器控制其它部件工作,报警器对车辆的碰撞信息传送并报警,所述保护壳的外侧设有传感器组5、USB插头6和手动开关7,传感器组感应车辆是否发生碰撞,USB接头连接车上电源为蓄电池充电,平时传感器组使用车辆电源,蓄电池为车辆电源断电的情况下为传感器组提供电源供应,所述传感器组均匀分布车体四周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理工大学,未经沈阳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839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