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带式散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72292.3 | 申请日: | 2017-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093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陈飞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伟冠五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053 | 分类号: | F28D1/053;F28F9/22;F28F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27 | 代理人: | 莫文新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带 散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管带式散热器。
背景技术
散热器主要有两种,一种为管片式散热,另一种为管带式散热,管带式散热器因其具有更高的散热效率而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一般管带式散热器是由进水室、出水室及散热器芯体等三部分构成。冷却液在散热器芯体内流动,空气在散热器芯体外通过散热器芯体上的散热带从而将冷却液冷却,一般的散热带都是呈波浪形,用增加散热带与空气接触面积的方式来增强散热,这种方式虽然增加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但是却不能使空气带走更多的热量,虽然能稍微提高散热器的散热量,但是却不能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带式散热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管带式散热器,包括进水室、出水室和散热芯,所述进水室的上端设有入水口,出水室的下端设有出水口,散热芯位于进水室和出水室之间,所述散热芯上设有若干个第一散热管和第二散热管,第一散热管和第二散热管交错排列,且第一散热管和第二散热管的两端分别连接进水室和出水室,所述第一散热管和第二散热管的两端均设有散热带,散热带远离第一散热管和第二散热管的一端端部连接防护网,防护网位于第一散热管和第二散热管的两端,所述第一散热管靠近第二散热管的一端设有第一导热固定块,第一导热固定块上设有导向槽,导向槽内腔底部铰接弧形导风板Ⅰ,所述第二散热管靠近第一散热管的一端设有第二导热固定块,第二导热固定块上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腔底部铰接安装块的一端,安装块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弧形导风板Ⅱ,所述弧形导风板Ⅱ的背面贴和连接弧形导风板Ⅲ,弧形导风板Ⅲ通过伸缩杆连接第二导热固定块,伸缩杆与第二导热固定块相互铰接,且弧形导风板Ⅱ通过连接杆分别连接弧形导风板Ⅱ和第二导热固定块。
优选的,所述弧形导风板Ⅰ和弧形导风板Ⅱ呈交错对向设置,且弧形导风板Ⅰ和弧形导风板Ⅱ之间形成导风通道。
优选的,所述弧形导风板Ⅰ和弧形导风板Ⅱ的弧长相等,弧形导风板Ⅲ的弧长大于弧形导风板Ⅰ和弧形导风板Ⅱ的弧长。
优选的,所述第二导热固定块、弧形导风板Ⅱ和弧形导风板Ⅲ均通过铰接轴与连接杆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散热芯内设有两种散热管,两种散热管上分别设有弧形导风板Ⅰ、弧形导风板Ⅱ以及弧形导风板Ⅲ ,弧形导风板Ⅲ将风导入弧形导风板Ⅰ和弧形导风板Ⅱ之间,弧形导风板Ⅰ和弧形导风板Ⅱ之间形成弧形导风通道,延长了空气在散热芯内停留的时间,使得等量的空气能够带走跟多的热量,大大提高了散热器的散热效率,防护网可防止外界硬物在风力的作用下使散热芯收到损伤,从而影响散热器的散热效率,将很好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散热芯结构局部示意图。
图中:进水室1、入水口11、出水室2、出水口21、散热芯3、第一散热管4、第一导热固定块41、弧形导风板Ⅰ 42、第二散热管5、第二导热固定块51、安装块52、弧形导风板Ⅱ 53、弧形导风板Ⅲ 54、伸缩杆55、连接杆56、散热带6、防护网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伟冠五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伟冠五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722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水循环的化工气体冷却装置
- 下一篇: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