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环保水路型集水井及具有利用其的排水系统的环保道路结构物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68827.X | 申请日: | 2017-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526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金容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址成产业建设开发公司(株) |
主分类号: | E03F5/10 | 分类号: | E03F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5 | 代理人: | 杨文娟,臧建明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保 水路 集水 具有 利用 排水系统 道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水路型集水井及具备利用其的环保排水系统的环保道路结构物,尤其涉及一种长度短且能够单独设置以替代沿着道路的长度方向连续连接配置的水路管的集水井,仅用该集水井即可完备道路结构物的排水系统,另外能够迅速排出渗透到铺装层下方的渗透水,最小化道路美观性的下降。
背景技术
道路的侧面边缘部分或人行道与车道的分界处如专利文献1至9所述,沿道路的长度方向连续埋设水路管形成排出道路路面雨水的排水路,即侧沟。
沿着这种水路管连续连接形成的侧沟线路,每隔适当间隔(例:一般道路为约20~25米)另设集水井,集水井连接于下水管(参见专利文献3、9、 11、12)。
因此,道路表面的雨水流入道路边缘的侧沟水路管,然后流过侧沟水路管聚集到集水井并流到下水管。
水路管如专利文献1至10所述,可以是具有底部与侧壁且上部为开口形态的有盖水路管、上部不开口且穿孔有多个流入孔的无盖水路管等多种形态。本说明书将这些水路管统称为‘侧沟水路管’。
在道路边缘底部沿长度方向埋设这种侧沟水路管施工形成侧沟后,在侧沟水路管的上部开口部分设置钢材格栅或混凝土盖进行收尾。
现在的一般施工形态为在道路的边缘或相邻路缘石的位置埋设侧沟水路管,并在侧沟水路管的上部开口部设置格栅(grating)。
即,从外部来看,道路具有铺装面、侧沟水路管、格栅及路缘石露出的形态,因此具有沿着道路铺装表面的边缘继续直接露出侧沟水路管及格栅的形态。
就这种侧沟水路管的施工来讲,在铺设于底部的基础混凝土的上面设置路缘石,然后在路缘石的侧面铺设下部混凝土并在其上面设置侧沟水路管,在下部混凝土的上侧铺设加固混凝土固定侧沟水路管,然后进行道路基础施工并在上部表面施工由块、沥青混凝土或混凝土构成的道路铺装层。
上述具有现有的侧沟形态的道路具有如下缺点:
(1)道路表面收尾状态不均匀,因此道路不美观。
即,侧沟水路管的上面与收尾材料(格栅或混凝土盖)沿着道路边缘连续地直接露出,因此道路铺装层(块、沥青混凝土,混凝土)与侧沟的表面形状不美丽、不协调,有碍于美观。
并且,需要大量格栅或混凝土盖之类的资材,相应地需要大量工期。
(2)排水不顺畅,铺装层下方发生积水现象。
例如对于块型道路而言,雨水通过块之间的缝隙进入块下方的沙层,而且对于透水性沥青混凝土或混凝土道路而言,雨水渗入表面层下方的碎石层。
但由于现有的道路及侧沟设施中,侧沟水路管的上面与道路表面一致,因此向下渗入铺装层的雨水无法进入侧沟水路管,而是留在铺装层下方积聚。
并且,块型道路是原本施工后块随着晃动达到位置固定状态的结构物,在块固定位置的过程中下沉约1㎝左右。如上,块固定位置的过程中下沉的情况下道路表面下降成低于侧沟水路管的上面,因此阻碍道路表面水的流动,渗入铺装层下方的量也增大。
如上,渗入道路铺装层下方的雨水不易排水,而是长期停留,因此降低道路耐久性、生成苔藓、道路块发生白化,冬季发生冻沙现象(结冰导致道路局部不规则隆起的现象)。
因此需要设置另外的结构排出渗透到道路铺装层下方的水,例如在侧沟水路管的侧面形成孔等,因此需要进行额外作业、施工复杂、工期延迟。
(3)侧沟需要精密施工,曲线部施工难且需要大量时间。
即,以往是侧沟水路管露在道路表面的形态,因此为确保道路美观,需要将侧沟水路管与路缘石线路及道路铺装层线精确对齐且确保精确间隔,因此工序繁琐,需要大量时间。尤其,由于需要沿着道路边缘连续连接侧沟水路管,因此挖掘(一般为1m以上)物量多、连接施工难、需要大量工期。
并且,侧沟水路管的长度一般为2米左右,为精密施工曲线部,需要另外准备曲线部水路管(参见专利文献4)或精确填补相邻侧沟水路管之间的缝隙,必要时需要切割使用侧沟水路管等,工序既难又复杂。
并且,需要沿着道路长度方向连续连接粘贴侧沟水路管,因此连接部位损坏或破损的情况下雨水及污水露出造成土壤污染。
(4)收尾后不便于维护。
现有的侧沟水路管施工形态如上所述,是侧沟水路管上部露出的结构,因此行人或车辆骑在上面时可能会发生破损,垃圾或落叶、灰尘等容易流入水路内,从而需要相应地清洁水路内部等,不便于维护。
(5)施工后不便于维修。
现有的侧沟水路管的施工结构为铺设下部混凝土并设置侧沟水路管,然用加固混凝土埋设形成为永久型结构物。因此维修保养时需要整体拆开,因此不便于维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址成产业建设开发公司(株),未经址成产业建设开发公司(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688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调节流量的地漏
- 下一篇:一种污水池浮顶加盖密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