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视膜部和前列腺部尿道扩开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67979.8 | 申请日: | 2017-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290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黄卫国;黄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尧 |
主分类号: | A61B1/32 | 分类号: | A61B1/32;A61B1/307;A61M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先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85 | 代理人: | 缪友菊 |
地址: | 21000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管主体 可视 导尿腔 探头 扩开 导管 开孔 前列腺部尿道 本实用新型 一端连接 冲洗腔 膜部 导管空间 控制电脑 信号线 注水管 后囊 前囊 体内 观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视膜部和前列腺部尿道扩开导管,包括导管主体及设置在导管主体内的导尿腔、冲洗腔、前囊腔和后囊腔,所述导尿腔的一端连接在导管主体的头部,并设置有至少2个开孔,另一端从导管主体的尾部引出;所述冲洗腔的一端连接在导管主体的头部,并设置有1或2个开孔,另一端从导管主体的尾部引出连接注水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视探头,用于观察导管主体进入体内的路径;所述可视探头通过导尿腔进入并设置在导尿腔一端的一个开孔中,所述可视探头的信号线从导尿腔的另一端引出并连接到控制电脑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合理利用扩开导管的内部空间,将可视探头设置在导尿腔中,解决了扩开导管空间不足无法设置可视探头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视膜部和前列腺部尿道扩开导管。
背景技术
发明人在CN 202982896 U及CN 204932549 U等多篇中国专利文件中公开过前列腺包膜及前列腺组织的扩开导管结构。这种扩开导管通常包括导管主体及设置在导管主体上的导尿腔、冲洗腔、前囊腔和后囊腔。通过对前、后囊腔注水后使得前后囊腔充盈后呈圆桶状达到扩开前列腺组织的效果。该扩开导管用于前列腺组织部位扩开术治疗中,保留原脏器,保留原功能,创伤极微,安全系数高。
但是,由于导管直径较小,进入人体后容易弯曲,会导致进入路径错误;同时,由于导管在手术时进入人体过程中路径不可视,路径错误时容易对人体造成二次伤害。
为了达到导管在进入人体过程中可视化,在导管上设置摄像头是比较常规的做法。但是,由于导管本身直径较小,内部已经设置了多个腔室,空间有限,对于设置摄像头具有一定的空间局限性。同时,导管在进入人体过程中,如果病人出血较多,血块极易模糊摄像头,造成视线不清楚,也给可视化带来了障碍。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视膜部和前列腺部尿道扩开导管,导管进入人体的过程可视。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可视膜部和前列腺部尿道扩开导管,包括导管主体及设置在导管主体内的导尿腔、冲洗腔、前囊腔和后囊腔,所述导尿腔的一端连接在导管主体的头部,并设置有至少2个开孔,另一端从导管主体的尾部引出;所述冲洗腔的一端连接在导管主体的头部,并设置有1或2个开孔,另一端从导管主体的尾部引出连接注水管;扩开导管中还包括可视探头,用于观察导管主体进入体内的路径;所述可视探头通过导尿腔进入并设置在导尿腔一端的一个开孔中,所述可视探头的信号线从导尿腔的另一端引出并连接到控制电脑上。
优选地,所述可视探头活动设置在导尿腔一端的一个开孔中,在扩开导管到达确定位置后,可视探头从导尿腔中退出。
为了解决导管易弯曲的问题,优选地,所述导管主体的横截面为椭圆形,椭圆形的长轴与短轴的长度比为(1.2~2):1。
优选地,所述导尿腔的一端设置有3个开孔,一个开孔设置在导管主体的头部端点处,另外两个开孔对称设置在导管主体的头部椭圆形截面的短轴端点处;所述冲洗腔的一端设置有2个开孔,对称设置在导管主体的头部椭圆形截面的长轴端点处;所述可视探头设置在导尿腔的设置在导管主体的头部端点处的开孔中;两个冲洗腔开孔可对可视探头位置进行冲洗。
优选地,所述导尿腔的一端设置有2个开孔,对称设置在导管主体的头部椭圆形截面的短轴端点处;所述冲洗腔的一端设置有2个开孔,对称设置在导管主体的头部椭圆形截面的长轴端点处;所述可视探头设置在导尿腔的任一开孔中;两个冲洗腔开孔可对可视探头位置进行冲洗。
优选地,所述后囊腔的尾部的导管主体上设置有微型可视探头,用于观察前囊腔和后囊腔扩开位置,所述微型可视探头的通信光纤通过探头腔体固定在导管主体内部或外部。
优选地,所述导管主体的横截面的长轴为1cm,短轴为0.5cm;所述前囊腔的长度为5.8cm,所述后囊腔的长度为4cm,所述前囊腔和所述后囊腔的直径为3.2cm;此参数设置特别适合对膜部尿道的扩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尧,未经徐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679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不孕症患者用腹腔镜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助瞳距自动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