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至少两个聚烯烃管状部件端对端接合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62933.7 | 申请日: | 2017-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491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J·M·索萨;L·塞尔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利肯基础设施解决方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5/00 | 分类号: | B29C65/00;B29C73/02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祁丽;于辉 |
地址: | 美国南卡***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状部件 过渡膜 管接头 聚烯烃 加固系统 纤维增强 接合 端对端 施用 环氧树脂体系 本实用新型 聚氨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至少两个聚烯烃管状部件端对端接合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放置在管接头中所述至少两个管状部件,使得它们相应的端部在管接头内;施用且结合至所述管接头和所述至少两个管状部件的至少一部分的过渡膜,所述过渡膜具有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侧适合于结合至聚烯烃上;以及加固系统,施用至所述过渡膜上,其中所述加固系统包括结合至所述过渡膜的第二侧的纤维增强的聚氨酯或纤维增强的环氧树脂体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般性涉及聚烯烃管道和其他结构,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修复和/或接合聚烯烃管道和其他结构的装置。
背景技术
聚烯烃材料包括如下:热塑性聚烯烃: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甲基戊烯(PMP)、聚丁烯-1(PB-1);聚烯烃弹性体(POE):聚异丁烯(PIB)、乙丙橡胶(EPR)、三元乙丙单体(M-级)橡胶(EPDM橡胶)。这些材料,尤其是在管状构造(也就是管道)中用于递送或运输可能具有腐蚀性的化学性质的这类介质。例如,煤气公司通常用PE和PP管道。这样的管道本身可以在也使管的外部经受腐蚀性或其他物理或化学损坏条件的环境中使用。聚烯烃也是可以在恶劣的环境中使用的各种其它类型的结构例如储存罐,压力容器等的材料。
当在具体的应用中使用聚烯烃时,当然时常需要将管道的两个区段端对端地接合。完成这样的接合的一种方法是通过将管道区段焊接在一起。在通常已知为熔接的技术中,两个管道区段由加热盘形式的焊接板加热,以使管的端部变得熔融。焊接板随后移除且取决于壁厚度和管道直径,将管道区段用一些预定的力以预定的持续时间压在一起。结果是焊接处典型地具有围绕周长的珠帽(bead cap)。由于在热影响区可能存在的应力差异性等,这样的焊接处存在已知的潜在问题。或者由于外力如土壤移动或物理冲击,或由于材料随时间的推移变脆,随时间的推移焊接处易开裂。
还可以对聚烯烃管进行各种类型的现场连接。这些包括联接件 (couplings)例如三通、管弯、异径接头等。现场连接通常采用某种形式的压接力将接合处挤压在一起。这些压接方法已知会在管道材料中引入微裂纹。由于循环压力(cyclic pressures)、暴露于温度波动下、材料的脆化等,这些微裂纹随时间的推移会增长,导致失效或渗漏。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聚烯烃由于其分子密度和低表面能,是其本身性质难以结合的材料。这阻止了完全有效地将大多数类型的材料结合到聚烯烃表面的最简单的方法。因此,迄今为止很少能够修复已经通过如上所述的机理劣化的聚烯烃结构。管道可能展现出机械性的损害,包括可由压接连接导致的微裂纹的增长。当然,这是不希望的,这样的缺陷可使得泄漏发生,对个人或环境构成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考虑到上述和其他的事项,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修复聚烯烃结构(特别 (但不限于)PE或PP管道)的方法和装置。具体地,涉及
至少两个聚烯烃管状部件端对端接合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放置在管接头中所述至少两个管状部件,使得它们相应的端部在管接头内;
施用且结合至所述管接头和所述至少两个管状部件的至少一部分的过渡膜,所述过渡膜具有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侧适合于结合至聚烯烃上;以及
加固系统,施用至所述过渡膜上,其中所述加固系统包括结合至所述过渡膜的第二侧的纤维增强的聚氨酯或纤维增强的环氧树脂体系。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渡膜是双材料共挤出膜。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管接头内的所述管状部件的端部之间的距离是小于约5毫米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加固系统覆盖至少95%的所述过渡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利肯基础设施解决方法有限公司,未经美利肯基础设施解决方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629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并联臂3D打印机
- 下一篇:五金与塑胶压合治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