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电机驱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62851.2 | 申请日: | 2017-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607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李磊;杨海华;李红志;曹敬煜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绿控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3/12 | 分类号: | F16H3/12;F16H61/32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2293 | 代理人: | 韩凤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驱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电机驱动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汽车保有量也在不断增加,从而给我国资源、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作为重要化工原料——石油,有一半以上是作为机动车的燃料,因此开发节能车辆和使用替代能源是减缓目前能源压力的主要途径。
采用纯电力能源作为新能源汽车成为主流的趋势,然而现有的电动汽车通过电机驱动车轮时,其档位数量有限,使得整车的驾驶舒适性不足;此外,换挡过程中,存在动力中断,且电机处于高负荷运行状态;且当存在双电机时,双电机的排布、动力传动占用大量的空间,不利于合理排布。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电机驱动结构,其使得电动汽车的动力可以多档控制输出、组合控制,智能选择驱动力矩;且根据实车选择电机驱动力矩以及变速箱档位,使电机始终处于最高效区;换挡过程动力补偿,没有动力中断,且整个结构节省布置空间、方便合理布置。
一种双电机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布置于所述第二电机的一端;所述第二电机的第二动力输出轴为中空轴,所述第一电机的第一动力输出轴贯穿所述第二动力输出轴后外凸于所述第二电机的另一端,所述第一动力输出轴的末端固装有第一输入齿轮,所述第二动力输出轴的末端固装有第二输入齿轮,所述第一输入齿轮的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一中间轴常啮合齿轮,所述第一中间轴常啮合齿轮套装于第一中间轴,所述第一中间轴上分别套装有对应的中间轴二档齿轮、中间轴四档齿轮,所述第二输入齿轮的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二中间轴常啮合齿轮,所述第二中间轴常啮合齿轮套装于第二中间轴,所述第二中间轴上分别套装有中间轴一档齿轮、中间轴三档齿轮;其还包括主输出轴,所述主输出轴上套装有第一换挡机构、第二换挡机构,所述第一换挡机构的两侧输入端分别设置有输出二档齿轮、输出四档齿轮,所述第二换挡机构的两侧输入端分别设置有输出一档齿轮、输出三档齿轮,所述输出一档齿轮的两侧分别啮合有对应位置的所述中间轴一档齿轮,所述输出二档齿轮的一侧啮合有所述中间轴二档齿轮,所述输出三档齿轮的一侧啮合有所述中间轴三档齿轮,所述输出四档齿轮的一侧啮合有所述中间轴四档齿轮,所述第一换挡机构选择空档、二档、四档中的一档输出,所述第二换挡机构选择选择空档、一档、三档中的一档输出。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根据汽车需求、选择对应型号的电机;
所述主输出轴、第一动力输出轴、第二动力输出轴为同中心轴线布置的结构,其确保动力输出均衡;
所述第一换挡机构的输出四档齿轮和第一输入齿轮为同一齿轮,所述第一中间轴常啮合齿轮和中间轴四档齿轮为同一齿轮,其确保整个结构相对简化、布置方便;
所述第一中间轴、第二中间轴为同中心轴线布置的结构,所述第一中间轴为中空轴,所述第二中间轴贯穿所述第一中间轴的中空轴部分、并外凸;
所述第一中间轴的长度方向两端分别套装有第一中间轴常啮合齿轮、中间轴二档齿轮;
位于所述第一中间轴内侧的所述第二中间轴的上套装有第二中间轴常啮合齿轮,位于所述第一中间轴外侧的所述第二中间轴上套装有中间轴一档齿轮、中间轴三档齿轮;
所述第一换挡机构、第二换挡机构优选为同步器结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第一换挡机构选择空档、二档、四档中的一档输出,第二换挡机构选择选择空档、一档、三档中的一档输出,则可以获得如图2所示的九种动力输出模式,在电机驱动时,第一换挡机构、第二换挡机构档位均不在空档时,通过主输出端的转速实时调整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的转速,确保两个电机的所对应的第一换挡机构、第二换挡机构的输出端的转速保持一致,确保双电机通过不同速比的档位组合驱动主输出轴;其使得电动汽车的动力可以多档控制输出、组合控制,智能选择驱动力矩;且根据实车选择电机驱动力矩以及变速箱档位,使电机始终处于最高效区;且由于双电机的存在,换挡过程动力补偿,没有动力中断,且由于第二电机的第二动力输出轴为中空轴,第一电机的第一动力输出轴贯穿第二动力输出轴后外凸于第二电机的另一端,使得电机布置合理,使得整个结构节省布置空间、方便合理布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九种动力输出模式;
图中序号所对应的名称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绿控传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绿控传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628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