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用太阳能消毒的污水池废气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62200.3 | 申请日: | 2017-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010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心潇;李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75 | 分类号: | B01D53/75;B01D53/52;C02F3/28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2200 | 代理人: | 吴学明 |
地址: | 22111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太阳能 消毒 污水 废气 净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利用太阳能消毒的污水池废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池是目前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污水处理设施,而如何低成本、高效解决污水池的恶臭问题是目前的一大难题。污水池的臭气主要来源于污水和沉淀污泥中的厌氧微生物进行厌氧代谢,产生氨气、胺、硫化物、甲基硫等臭气。而上述产生物又极易逸散到空气中,在污水池周边形成一定范围的臭气区域,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
传统的污水池防臭方法为密封法,即将污水池加盖密封,但效果很差;市场上也有比较先进的臭气处理方法,如采用膜结构气罩结合生物滤池除臭法,但价格高昂,且维护成本比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的一种利用太阳能消毒的污水池废气净化装置,在臭气产生时直接进行消毒、净化处理,消除排出气体的臭味;采用太阳能供电模块为消毒过程供电,降低了运营成本;设置检测反模块,可以针对环境变化及时调整运行状态。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利用太阳能消毒的污水池废气净化装置,包括污水池组件、引风机组件、净化组件、检测反馈组件和管道组件;所述净化组件连接在污水池组件的上方,所述引风组件位于净化组件的右侧,所述检测反馈组件分别与污水池组件、引风机组件和净化组件连接,所述管道组件用于连接污水池组件、引风机组件和净化组件;所述净化组件包括碱性水洗模块、酸性喷淋模块和吸附模块;所述碱性水洗模块连接在污水池组件的出气口上,所述吸附模块连接在引风机组件的进气口上,所述酸性喷淋模块位于碱性水洗模块和吸附模块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污水池组件包括密闭池体、太阳能供电模块、紫外消毒模块和集气头;所述太阳能供电模块位于密闭池体的外侧壁上,所述紫外消毒模块位于密闭池体的内部,所述集气头吊装在密闭池体的顶壁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消毒模块包括水平布置的若干UV灯组和高度调节器,所述UV灯组固定在高度调节器上,所述高度调节器滑动的固定在集气头上;所述UV灯组与污水液面的距离≥3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碱性水洗模块包括水洗塔,所述水洗塔的下部设有碱液池,所述碱液池的底端设有放液阀,所述水洗塔的上端设有注液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所述酸性喷淋模块包括酸液喷淋头、酸液收集箱和喷淋调节器;所述酸液喷淋头固定在酸液收集箱的顶部,所述喷淋调节器固定在酸液收集箱的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吸附模块包括外壳和可拆卸吸附板,所述可拆卸吸附板平行的固定在外壳内;所述可拆卸吸附板为阻燃性不饱和树脂板或活性炭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检测反馈组件包括控制器、气体压力传感器和硫化物含量传感器,所述气体压力传感器固定在污水池组件的出气口处,所述硫化物含量传感器分别位于引风机组件的出气口处;所述控制器接收气体压力传感器和硫化物含量传感器经计算后向酸性喷淋模块和污水池组件发出控制信号。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方案的一种利用太阳能消毒的污水池废气净化装置,在臭气产生时直接进行消毒、净化处理,消除排出气体的臭味;采用太阳能供电模块为消毒过程供电,降低了运营成本;设置检测反模块,可以针对环境变化及时调整运行状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利用太阳能消毒的污水池废气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利用太阳能消毒的污水池废气净化装置的吸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密闭池体;2、高度调节器;3、集气头;4、气体压力传感器;5、太阳能供电模块;6、UV灯组;7、管道组件;8、注液口;9、水洗塔;10、放液阀;11、喷淋调节器;12、喷淋头;13、酸液收集箱;14、吸附模块;15、引风机组件;16、硫化物含量传感器;17、控制器;18、可拆卸吸附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622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两步传质湿法脱硫装置
- 下一篇:一种酸性气体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