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散热效果的LED汽车仪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61737.8 | 申请日: | 2017-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688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魏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魏建华 |
主分类号: | B60K35/00 | 分类号: | B60K35/00;H05K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455 浙江省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散热 效果 led 汽车 仪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汽车仪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散热效果的LED汽车仪表。
背景技术
LED汽车仪表,由各种仪表、指示器,特别是驾驶员用警示灯报警器等组成,为驾驶员提供所需的汽车运行参数信息。大部分仪表显示的依据来自传感器,传感装置根据被监测对象的状态变化而改变其电阻值,通过仪表表述出来。仪表板中最显眼的是车速里程表,它表示汽车的时速,单位是km/h(公里/小时)。
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会受到阳光照射,导致车内温度升高,LED汽车仪表在工作的时候也会产生一定的热量。LED汽车仪表内部的温度过高会对其正常的工作造成不利的影响。现在需要一种新型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散热效果的LED汽车仪表,解决了LED汽车仪表内部的温度过高会对其正常的工作造成不利的影响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具有散热效果的LED汽车仪表,包括LED汽车仪表本体,所述LED汽车仪表本体包括左仪表壳和右仪表壳,LED汽车仪表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冷却箱。
所述左仪表壳和右仪表壳均包括内壳体以及外壳体,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设置有换热层,换热层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内导热条,换热层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外导热条。
所述外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呈螺旋状均匀分布的冷却管和冷却液存储管,冷却管右侧的一端向右贯穿LED汽车仪表本体的壳壁并延伸至LED汽车仪表本体的右侧,冷却液存储管和冷却管交错分布在LED汽车仪表本体的内部,冷却管的底部和顶部均设置有与其相连通的弧形冷却支管。
所述冷却管顶部的一端设置有与其相连通的输气管,输气管右侧的一端设置有气泵,气泵的右侧设置有进气管。
所述LED汽车仪表本体的外侧面上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弧形外冷却槽,弧形外冷却槽的内部设置有外散热片,LED汽车仪表本体的外侧面上设置有等距离排列的环形固定条,环形固定条位于相邻的两个弧形外冷却槽之间。
所述冷却箱的内部设置有冷却横管,冷却管底部的一端与冷却横管左侧的一端相连通,冷却横管的顶部设置有等距离排列的冷却喷气头,冷却横管的顶部并且位于冷却箱的内部设置有冷却液存储横管,冷却液存储横管的底部和顶部均设置有均匀分布的散热鳍片,冷却箱的右侧设置有与其相连通的排气管。
优选的,所述左仪表壳位于右仪表壳的左侧,左仪表壳与右仪表壳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内壳体位于外壳体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内导热条远离内壳体的一端延伸至内壳体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外导热条远离换热层的一端延伸至外壳体的内部,且外导热条远离换热层的一端与冷却管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冷却管底部的一端向下贯穿LED汽车仪表本体和冷却箱顶部的箱壁并延伸至冷却箱的内部,冷却液存储管底部的一端向下贯穿LED汽车仪表本体和冷却箱顶部的箱壁并延伸至冷却箱的内部。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散热效果的LED汽车仪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具有散热效果的LED汽车仪表,通过内壳体、外壳体、换热层、内导热条和外导热条之间的相互配合使用,能通过内导热条将LED汽车仪表本体上的热量导送至换热层上,同时能通过换热层吸收LED汽车仪表本体上的热量,然后再将热量通过外导热条进行传递,有效提高了热传递的效率。
(2)、该具有散热效果的LED汽车仪表,通过冷却管、输气管、气泵、冷却横管和冷却喷气头之间的相互配合使用,利用气泵通过输气管向冷却管的内部输送气体,冷却管内部的气体在传送的同时,还能将LED汽车仪表本体上的热量带出至外界,通过风冷散热对LED汽车仪表本体进行降温,有效提高了散热的效果。
(3)、该具有散热效果的LED汽车仪表,通过弧形外冷却槽和外散热片之间的相互配合使用,在LED汽车仪表本体工作的同时,能通过弧形外冷却槽有效增大了LED汽车仪表本体的外表面积,再通过外散热片进行辅助散热,有效提高了LED汽车仪表本体的自然散热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建华,未经魏建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617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