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注塑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61454.3 | 申请日: | 2017-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147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廖冬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市黄岩梵科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33;B29C45/40;B29L22/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8020 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注塑 模具 | ||
1.一种注塑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模(2),所述上模(1)包括依次连接的顶板(11)、上复位板(12)和上定位板(13),所述上定位板(13)中设有凹型芯(14),所述下模(2)包括依次连接的底板(21)、下复位板(22)和下定位板(23),所述下定位板(23)中设有凸型芯(24),所述下定位板(23)上滑动安装有产品螺纹口成型的左型腔块(25)和右型腔块(26),所述凹型芯(14)、凸型芯(24)、左型腔块(25)和右型腔块(26)配合形成产品的型腔,其特征是,该注塑模具还包括侧抽组件(3)和顶出组件(4);
所述侧抽组件(3)包括固定连接在上定位板(13)上的左侧抽块(31)和右侧抽块(32),所述左型腔块(25)和右型腔块(26)通过联动组件(6)连接在左侧抽块(31)和右侧抽块(32)上;
所述顶出组件(4)包括第一顶出杆(41),所述第一顶出杆(41)分别穿过顶板(11)、上复位板(12)、上定位板(13)且其端部螺纹连接在下定位板(23)上,所述第一顶出杆(41)的端部连接有第一挡块(42),所述顶板(11)、上复位板(12)、上定位板(13)中设有供第一挡块(42)通过的第一安装腔(43),所述上定位板(13)中设有与第一挡块(42)抵接的第一挡肩(4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是,所述联动组件(6)包括设于左型腔块(25)上的第一斜面(61)、设于左侧抽块(31)上与第一斜面(61)相配合的第二斜面(62),所述右型腔块(26)上设有第三斜面(63),所述右侧抽块(32)上设有与第三斜面(63)相配合的第四斜面(64),所述下定位板(23)上开设有第一弹簧腔(65)和第二弹簧腔(66),所述左侧抽块(31)和右侧抽块(32)上分别设有伸入到第一弹簧腔(65)和第二弹簧腔(66)内的左弹簧座(67)和右弹簧座(68),所述左弹簧座(67)与第一弹簧腔(65)内安装有第一弹性件(69),所述右弹簧座(68)与第二弹簧腔(66)内安装有第二弹性件(7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弹性件(69)和第二弹性件(70)为弹力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斜面(61)、第二斜面(62)、第三斜面(63)和第四斜面(64)的倾斜角度在40°~50°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是,该注塑模具还包括顶出限定组件(5),所述顶出限定组件(5)包括垫板(51)和第二顶出杆(52),所述垫板(51)位于上定位板(13)与下定位板(23)之间且固定连接在下定位板(23)上,所述第二顶出杆(52)分别穿过上定位板(13)、垫板(51)和下定位板(23)且其端部螺纹连接在下复位板(22)上,所述第二顶出杆(52)的端部连接有第二挡块,所述上定位板(13)和垫板(51)上设有供第二挡块通过的第二安装腔(5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市黄岩梵科模具有限公司,未经台州市黄岩梵科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6145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注塑模具
- 下一篇:一种保证锥度联轴器套入量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