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用ALC板设计生产装配式建筑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59737.4 | 申请日: | 2017-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709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龙建文;钟永国;周裕利;陈达;梁鹏;蒋恒宝;林淑娇;罗曙琦;李贤威;植嘉生;周泽佳;郭晓兰;吴奕武;庄妍;甘立;苏玉敏;林伟锐;陈定东;张传镁;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新技术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1/19 | 分类号: | E04B1/19;E04B1/343;E04B1/80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100 | 代理人: | 李德魁 |
地址: | 51044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alc 设计 生产 装配式 建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适用于工业化生产的整体式建筑,具体地涉及一种利用ALC板设计生产装配式建筑。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装配式建筑的墙板较多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和轻钢骨混凝土墙板,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板,也称PC板。装配式楼屋面板较多采用预制钢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在夏热冬冷地区也有较多采用复合墙板,如聚苯乙烯泡沫模块EPS板。
但是,由于以上墙板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自重大,需要较大的吊装设备,安装就位难度高,板材成型后加工难度大,工程中常有施工精度不满足而造成墙板无法安装,或安装后影响建筑外观及功能使用。预制钢桁架叠合楼板的叠合层为混凝土现浇层,工艺较多,降低预制率。复合墙板采用保温隔热夹层一方面增加墙体厚度,占用建筑面积;另一方面夹层存在易结露、抗老化不足等问题,在夏热冬冷以外的地区采用较少。
现有技术中,蒸压加气混凝土板,也称ALC板,是以粉煤灰(或硅砂)、水泥、石灰等为主原料,经过高压蒸汽养护而成的多气孔混凝土成型板材,其内含经过处理的钢筋。ALC板可应用在墙体和屋面板,是一种性能优越的新型建材。
但是,由于ALC板多为条板,单向受力且抗压强度较低,目前在建筑楼板中的应用还较少,主要应用于建筑的围护结构(如外墙、内隔墙)。目前,国内外ALC板材的安装使用主要在建筑主体框架完成后进行,分较多工序,仍未实现建筑工业化的高度集成。
综上所述,目前装配式建筑多以PC构件装配为主,将建筑构件(墙、柱、梁板)部品化拆分生产,在施工现场按构件装配完成,相较于单元集成式的装配建造工艺,其装配率还偏低,现场工期也较长。而目前以集装箱式装配的建筑,其建筑布局比较单一,适用于平面形式简单建筑。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利用ALC板设计生产装配式建筑,其一方面克服ALC在楼板应用中的限制,拓宽和改变ALC板的应用范围;另一方面改良了常规建造方式,提高装配率,降低施工难度和精度要求,利于生产实现高度集成的装配式建筑。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按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利用ALC板设计生产装配式建筑,包括至少一个框架单元、多块建筑楼板和多块墙板,所述建筑楼板和墙板铺贴在所述框架单元上,两个以上的所述框架单元之间相互水平拼接和/或上下叠合,所述建筑楼板为ALC板;所述框架单元包括单元底梁、单元柱、单元顶梁和密肋次梁,所述单元底梁、单元柱和单元顶梁形成一立体空间框架;所述密肋次梁设置于所述单元底梁围设成的地面框架内,和/或,所述密肋次梁设置于所述单元顶梁围设成的上周面框架;所述密肋次梁连接并巩固所述建筑楼板。
进一步地,所述建筑楼板可拆卸连接所述框架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建筑楼板镶嵌式连接所述框架单元,或者,所述建筑楼板铺装式连接所述框架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墙板为ALC板;所述墙板可拆卸连接所述框架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墙板作为外墙时,所述墙板外装式连接所述框架单元;所述墙板作为内墙时,所述墙板内嵌式连接所述框架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单元底梁和单元顶梁作为边梁时,为H型钢;所述单元底梁和单元顶梁作为中梁时,为直腿槽钢;水平拼接的所述框架单元的中梁对应连接,所述直腿槽钢拼接形成组合H型钢。
进一步地,水平拼接的所述框架单元的单元柱通过对拉螺栓对应连接。
进一步地,上下叠合的所述框架单元的单元底梁和单元顶梁通过高强螺栓对应连接。
进一步地,上下叠合的所述框架单元的单元柱通过芯柱对应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利用ALC板设计生产装配式建筑的首层的柱脚设有柱脚垫板,所述柱脚垫板通过柱脚连接板相互拼接,并设置调平螺栓,所述柱脚通过二次浇灌细石混凝土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板,即ALC板,具备自重轻,易切割加工的特点;采用ALC板制作的装配式墙板易于实现吊装,方便板材成型后的深加工和局部修整,避免出现工程精度不高而造成墙材浪费,方便装配施工;此外,采用ALC板与密肋轻钢楼盖组合,并采用韧性较好的铺装材料可作为楼面板使用,省去采用现浇叠合层施工工艺,起到节约水电,提高装配率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新技术开发中心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新技术开发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597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E04B 一般建筑物构造;墙,例如,间壁墙;屋顶;楼板;顶棚;建筑物的隔绝或其他防护
E04B1-00 一般构造;不限于墙,例如,间壁墙,或楼板或顶棚或屋顶中任何一种结构
E04B1-02 .主要由承重的块状或板状构件构成的结构
E04B1-16 .堆料结构,例如混凝土在现场以浇制或类似方法成型的结构,同时利用或不利用附加构件,例如,永久性结构、由承重材料覆盖的基础
E04B1-18 .包含长形承重部件的结构,例如,包含柱,大梁,骨架
E04B1-32 .拱形结构;穹窿顶的结构;折板结构
E04B1-34 .特种结构,例如,用由桅杆结构或封闭的电梯井或楼梯间等塔式结构支承的悬吊或悬臂杆件;与弹性稳定性有关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