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56643.1 | 申请日: | 2017-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191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伍黄尧;赖青俊;吴焕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6F3/044;G02F1/1362;G02F1/1333 |
代理公司: | 北京晟睿智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1603 | 代理人: | 于淼 |
地址: | 361101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阵列 显示 面板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飞速发展,触摸屏已经逐渐遍及人们的生活中。目前,触摸屏按照组成结构可以分为:外挂式触摸屏、覆盖表面式触摸屏以及内嵌式触摸屏。其中,外挂式触摸屏是将触摸屏与液晶显示屏分开生产,然后贴合到一起成为具有触摸功能的液晶显示屏。外挂式触摸屏存在制作成本较高、光透过率较低、模组较厚等缺点。而内嵌式触摸屏将触摸屏的触控电极内嵌在液晶显示屏内部,可以减薄模组整体的厚度,又可以大大降低触摸屏的制作成本,受到各大面板厂家青睐。
静电是影响和导致显示面板工作失效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静电的屏蔽和防护工作是显示面板设计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抗静电能力也是显示面板的性能和信赖性评价的重要指标。但是,目前显示面板的设计仍不能避免静电问题。
在静电实验中发现,静电在显示面板周边放电的破坏性要远大于在面板中间处放电造成的破坏性。在显示面板周边发生静电释放时,若静电在一个点集中释放,电流很大,携带较高能量,容易对显示面板内各部件造成损伤,降低显示产品的良品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来解决以上背景技术部分提到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阵列基板,上述阵列基板上形成有多个自电容电极、多个第一静电释放单元、多个第一开关单元;每个上述第一静电释放单元通过第一过孔以及第一金属线与一个上述自电容电极电连接;每个上述第一开关单元通过第二过孔、第二金属线、上述第一过孔以及上述第一金属线与一个上述自电容电极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静电释放单元包括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上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和上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与第一电源电压端电连接;上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上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以及上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极通过上述第一过孔、上述第一金属线与一个上述自电容电极电连接;上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与第二电源电压端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电源电压端的电压高于上述第二电源电压端的电压。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开关单元包括第三晶体管;上述第三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一开关控制信号端电连接,上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一极与公共电压信号端电连接,上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二极通过上述第二过孔、上述第二金属线、上述第一过孔以及上述第一金属线与一个上述自电容电极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阵列基板上还形成有多条沿第一方向延伸、沿第二方向排列的数据线、多个第二静电释放单元、多个第二开关单元;每个上述第二静电释放单元通过第三金属线与一条上述数据线电连接;每个上述第二开关单元通过第四金属线以及上述第三金属线与上述一条上述数据线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二静电释放单元包括第四晶体管和第五晶体管;上述第四晶体管的栅极和上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二极与第一电源电压端电连接;上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一极、上述第五晶体管的栅极以及上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二极通过上述第三金属线与一条上述数据线电连接;上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一极与第二电源电压端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二开关单元包括第六晶体管;上述第六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二开关控制信号端电连接,上述第六晶体管的第一极与公共电压信号端电连接,上述第六晶体管的第二极通过上述第四金属线以及上述第三金属线与一条上述数据线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阵列基板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在上述显示区内,上述多个自电容电极阵列排布。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上述显示面板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描述的阵列基板。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上述显示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所描述的显示面板。
本申请提供的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通过在阵列基板上设置多个自电容电极、多个第一静电释放单元以及多个第一开关单元,每个上述第一静电释放单元通过第一过孔以及第一金属线与一个自电容电极电连接,每个上述第一开关单元通过第二过孔、第二金属线以及上述第一过孔、第一金属线与一个自电容电极电连接。这样,来自各自电容电极的静电首先经第一静电释放单元释放,避免了静电在一个点的累积对第一开关单元造成的损伤,从而提高了显示产品的抗静电释放能力以及良品率。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566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内燃机的废气后处理系统的换向阀组件
- 下一篇:一种喷雾器用的三通阀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