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四轮标准电动车前悬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51781.0 | 申请日: | 2017-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337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4 |
发明(设计)人: | 李煜成;李风雷;杜文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安力电动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9/00 | 分类号: | B60G9/00;B60G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30 | 代理人: | 赵永强 |
地址: | 21533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标准 电动 车前 悬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了一种四轮标准电动车前悬挂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电动车作为一种交通代步工具,在日常生活领域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其中悬挂系统具有控制车身运动的功能。当汽车制动或拐弯时的惯性引起弹簧变形时,悬挂系统会产生一个与惯力相对抗的力,减少车身位置的变化。但是现有技术的牵引车前悬挂装置的机构设计较为复杂,拆装调试较为不便,成本投入较大。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特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紧凑、操作简单快捷以及成本低的四轮标准电动车前悬挂装置。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缺陷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四轮标准电动车前悬挂装置,包括一对转向轮、传动轴、钢板座和减震弹簧钢板,一对转向轮通过传动轴组装形成一体式结构,所述传动轴在靠近一对转向轮的位置对称安装有一组钢板座,一组钢板座上对应设置有减震弹簧钢板,单个所述减震弹簧钢板的大体结构呈弧形状,弧形减震弹簧钢板的凸弧面抵接钢板座,且在相对钢板座的另一面通过螺栓组件安装有弹簧压板,单个所述减震弹簧钢板的两端设置有U型卡子。
进一步地,螺栓组件包括六角螺栓、U型支架和平垫圈,其中U型支架的两端分别穿插过弹簧压板上的定位孔,通过平垫圈和六角螺栓对减震弹簧钢板进行锁紧。
进一步地,单个所述减震弹簧钢板的两端相向卷绕形成一对卷筒,U型卡子通过六角螺母安装在一对卷筒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简单,用于简化牵引车悬挂系统的机构复杂度,减少机构的设计时间和安装调试时间,有利于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而且拆装方便,操作简单快捷,能够避免繁复拆卸的麻烦和损耗的工时,节约时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示意图。
其中:1、转向轮,2、传动轴,3、钢板座,4、减震弹簧钢板,5、螺栓组件,6、弹簧压板,7、U型卡子,8、六角螺栓,9、U型支架,10、平垫圈,11、定位孔,12、卷筒,13、六角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四轮标准电动车前悬挂装置,包括一对转向轮1、传动轴2、钢板座3和减震弹簧钢板4,一对转向轮1通过传动轴2组装形成一体式结构,传动轴2在靠近一对转向轮1的位置对称安装有一组钢板座3,一组钢板座3上对应设置有减震弹簧钢板4,单个减震弹簧钢板4的大体结构呈弧形状,弧形减震弹簧钢板4的凸弧面抵接钢板座3,且在相对钢板座3的另一面通过螺栓组件5安装有弹簧压板6,单个减震弹簧钢板4的两端设置有U型卡子7。
在本实施例中,螺栓组件5包括六角螺栓8、U型支架9和平垫圈10,其中U型支架9的两端分别穿插过弹簧压板6上的定位孔11,通过平垫圈10和六角螺栓8对减震弹簧钢板4进行锁紧,操作简单快捷,拆装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单个减震弹簧钢板4的两端相向卷绕形成一对卷筒12,U型卡子7通过六角螺母13安装在一对卷筒12上,通过卷筒12将U型卡子7安装在减震弹簧钢板4上,操作简单快捷,方便灵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简单,用于简化牵引车悬挂系统的机构复杂度,减少机构的设计时间和安装调试时间,有利于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而且拆装方便,能够避免繁复拆卸的麻烦和损耗的工时,节约时间。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故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之形状、构造及原理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安力电动车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安力电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517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控制臂衬套加强件
- 下一篇:一种四轮标准电动车后悬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