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TPU表带模内注塑的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51148.1 | 申请日: | 2017-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442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张俊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华晶粉末冶金有限公司;东莞劲胜精密组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4 | 分类号: | B29C45/14;B29C45/33;B29C45/40;B29C45/17;B29C31/08 |
代理公司: |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23 | 代理人: | 方艳平 |
地址: | 523843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tpu 表带 注塑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TPU表带模内注塑的模具。
背景技术
智能穿戴产品风云全球,掀起一股穿戴风暴,以时尚、智能、健康为一体的产品受到广大消费者青睐,是3C产品继手机后又一新兴火爆产品,但产品中表带这一部件因为结构的特殊局限,给模具设计及生产带来不小麻烦,当前TPU表带模内注塑类产品只能依托纯手工且通过非常复杂而低效的互换镶件植入方式,进行注塑成型,其主要缺点有:1、成型周期长(60S~100S/模次);2、耗用人工3~4人,操作工艺步骤繁琐(10个步骤);3、互换镶件易损伤,增加修模成本;4、产品外观镶件线;5、生产品质不稳定;6、只能使用立式成型,设备局限性。
以上背景技术内容的公开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及技术方案,其并不必然属于本专利申请的现有技术,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上述内容在本专利申请的申请日已经公开的情况下,上述背景技术不应当用于评价本申请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TPU表带模内注塑的模具,取消了现有的手动步骤及人工作业,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作业,且大大缩短了成型周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TPU表带模内注塑的模具,用于注塑成型包含嵌件的TPU表带,包括控制机构、模具型腔、嵌件机械手和抽芯机构,其中:所述控制机构分别连接所述嵌件机械手和所述抽芯机构;所述模具型腔内设有所述TPU表带的型腔结构;所述嵌件机械手设置在所述模具型腔的上方,用于将所述嵌件置于所述模具型腔内;所述抽芯机构用于将所述嵌件固定在所述模具型腔内。
优选地,所述抽芯机构包括第一抽芯机构和第二抽芯机构,所述第一抽芯机构设置在所述模具型腔的侧面,用于从侧面插入所述嵌件的针孔内;所述第二抽芯机构设置在所述模具型腔的底面,用于从底面倾斜插入到所述嵌件的底部结构中。
优选地,所述第一抽芯机构包括第一气缸和第一插针,所述第一气缸连接所述第一插针,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插针从侧面插入所述嵌件的针孔内。
优选地,所述第二抽芯机构包括第二气缸和第二插针,所述第二气缸所连接述第二插针,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插针从底面倾斜插入到所述嵌件的底部结构中。
优选地,所述TPU表带模内注塑的模具还包括顶出机构,所述控制机构连接所述顶出机构,所述顶出机构设置在所述模具型腔的下方,用于顶在所述嵌件的下方以将所述TPU表带顶出所述模具型腔。
优选地,所述顶出机构包括第三气缸和顶针,所述第三气缸连接所述顶针,用于驱动所述顶针顶在所述嵌件的下方以将所述TPU表带顶出所述模具型腔。
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本实用新型的TPU表带模内注塑的模具制作TPU表带,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缩短了成型周期,成型周期只需30s,提升效率100%;2、取消了现有的手动步骤及人工作业,实现自动化智能化作业;3、模具一体成型无镶件毛边;4、产品外观无镶件线;5、可以使用卧式机生产,不受设备局限性;6、提升了生产稳定性及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TPU表带模内注塑的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模具型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第一抽芯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第二抽芯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的第二抽芯机构插入到模具型腔内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图1中的顶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TPU表带的嵌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TPU表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并结合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TPU表带模内注塑的模具,是用于实现自动化注塑成型包含嵌件51的TPU表带50,包括控制机构(图中未示)、模具型腔10、嵌件机械手(图中未示)、第一抽芯机构20、第二抽芯机构30和顶出机构40,其中控制机构分别连接并控制嵌件机械手、第一抽芯机构20、第二抽芯机构30和顶出机构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华晶粉末冶金有限公司;东莞劲胜精密组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华晶粉末冶金有限公司;东莞劲胜精密组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511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育秧机自动纠偏系统、方法及育秧机
- 下一篇:一种可快速定位的嵌注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