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膀胱压力持续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47180.2 | 申请日: | 2017-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066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发明(设计)人: | 袁魁远;毛志勇;刁春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毛志勇;袁魁远 |
主分类号: | A61B5/20 | 分类号: | A61B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史明罡 |
地址: | 300143***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膀胱 压力 持续 监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膀胱压力持续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膀胱是一种腹腔内结构,膀胱内压力变化可以反映腹内压的变化,因此膀胱压与间接测量的腹内压有很高的相关性,因此,被认为是临床间接测量腹内压的“金标准”,膀胱压的监测对于救治危重病人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直接进行膀胱压的测量比较困难和繁琐,现有的测量方法有直接测量法以及反压法,直接测量法是将测量装置通过管道与膀胱连通,直接测量膀胱的压力。反压法是在排空膀胱内的尿液后,向膀胱内注入生理盐水,然后测量膀胱的压力。以上两种测量方法均只能得到单一的膀胱压数值,而且采用的是手工测量方法,测量繁琐,并且无法获取诸如尿液量与膀胱压的对应关系。而且无法持续得到测量结果。
因而,如何持续测量膀胱压,并得到尿液量与膀胱压的对应关系,由此作为判定是否进行引尿或者其他诊断的问题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膀胱压力持续监测装置,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法持续测量膀胱压,并得到尿液量与膀胱压的对应关系,由此作为判定是否进行引尿或者其他诊断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下列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1的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膀胱压力持续监测装置,包括第一管路、第二管路、显示部以及测量部;
所述第一管路的一端与膀胱连通,所述第二管路的一端与第一管路连通,所述第二管路的另一端与显示部连通,所述测量部设置于所述第二管路;
在膀胱处于蓄尿状态时,所述测量部测得膀胱的第一压力信号,并将所述第一压力信号传递至所述显示部;
在膀胱处于空尿状态时,所述测量部测得膀胱的第二压力信号,并将所述第二压力信号传递至所述显示部;
所述显示部根据所述第一压力信号和所述第二压力信号的差值计算得出膀胱的蓄尿状态相对于空尿状态时的相对压力值。
另外,技术方案2的实用新型,在技术方案1的实用新型的基础上,
所述测量部设置为测压管。
另外,技术方案3的实用新型,在技术方案2的实用新型的基础上,
所述测压管内设置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测得所述测压管内的液位信号,并将所述液位信号传递至所述显示部,所述显示部根据所述液位信号计算得到压力信号。
另外,技术方案4的实用新型,在技术方案1的实用新型的基础上,
所述测量部包括壳体以及贯穿所述壳体的金属压力应变杆、所述壳体具有入口端和出口端;
所述第二管路从所述入口端进入所述壳体并缠绕于所述金属压力应变杆后、向所述出口端延伸直至离开所述壳体。
另外,技术方案5的实用新型,在技术方案4的实用新型的基础上,
所述第二管路缠绕于所述金属压力应变杆的圈数至少为一圈。
另外,技术方案6的实用新型,在技术方案1的实用新型的基础上,
还包括尿液收集部,所述尿液收集部通过第三管路与所述第一管路相连。
另外,技术方案7的实用新型,在技术方案6的实用新型的基础上,
还包括有反冲洗装置,所述反冲洗装置通过第四管路与所述第一管路连通,所述反冲洗装置用于在膀胱处于空尿状态时向膀胱内注入反冲洗液体。
另外,技术方案8的实用新型,在技术方案7的实用新型的基础上,
所述反冲洗液体为生理盐水。
另外,技术方案9的实用新型,在技术方案8的实用新型的基础上,
所述第一管路、所述第三管路和所述第四管路的连接处设置有截止阀,所述截止阀具有第一工位、第二工位和第三工位;
在所述截止阀处于第一工位时,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三管路导通,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第四管路断开;
在所述截止阀处于第二工位时,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三管路和所述第四管路断开;
在所述截止阀处于第三工位时,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第四管路导通,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三管路断开。
另外,技术方案10的实用新型,在技术方案9的实用新型的基础上,
所述截止阀为三通阀。
结合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能够达到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毛志勇;袁魁远,未经毛志勇;袁魁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471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