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绿化带停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44768.2 | 申请日: | 2017-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041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汪辉进;张永兰;刘红霞;陈心怡;黄宝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池州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E04H6/04 | 分类号: | E04H6/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300 | 代理人: | 董泽宇 |
地址: | 2471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绿化带 停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停车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绿化带停车装置。
背景技术
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交通运输经济研究中心发表信息宣布,2015年我国的汽车销量约为1890万辆,明显高于销量世界排名第二的美国(1650万辆)。已成为乘用车的消费大国。随着我国现代交通工具如此快速发展,因大中城市市区面积小,停车位少,按现有的常规地面停车方式,无法满足停车需求,为此停车位缺乏以及停车难,已成为不少城市棘手的问题。
针对上述现状,为了解决城市停车位少,停车难的问题,特发明本项一种智能化移动式停车装置。该装置只占用少量地块作停车站点,可在城市绿化带、草坪、交通不畅地段布置,就可增加停车量,使城市有限土地资源得到高效利用。
现有的绿化带停车装置,其占用面积大,设置在绿化带上不仅不美观,还遮蔽了绿化带的阳光和雨水,不利于城市市容以及绿化带植物的生长。还有一些停车装置采用隐藏的方式,诸如设置在地底下,尽管美观,但安装起来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绿化带停车装置,能够减少停车装置对绿化带的影响,并保持美观。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绿化带停车装置,包括在绿化带上并与马路牙垂直铺设的滑轨,滑轨从绿化带延伸出马路沿至马路上至少一个车身宽度的距离;停车平台设置在滑轨上,通过停车平台底部的滚轮在滑轨上移动,停车平台通过动力装置实现在滑轨上的移动;所述的停车平台为一种折叠结构,包括至少2根平行于马路沿的支撑梁以及连接相邻两个支撑梁的伸缩网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的停车平台包括4根平行于马路沿的支撑梁,4根支撑梁中2根之间通过可折叠铰链杆连接形成支撑车轮的长条托盘,2组长条托盘之间通过伸缩网相连接;动力装置连接最靠近马路测的支撑梁,最远离马路的支撑梁上设置有一挡块机构,能够与设置在滑轨上的阻挡机构相阻挡,当收缩状态下的停车平台被动力装置向马路推出时,最远离马路的支撑梁处于最远距离时即被阻挡机构阻挡,而最靠近马路测的支撑梁则继续通过动力装置向外推出,进而使收缩状态下的停车平台展开。
进一步地,所述的停车平台上设置有方便汽车上下的倒坡结构和防车冲出停车平台的档车块。
进一步地,所述的动力装置采用链条驱动,包括电机、减速箱、链轮及链条。
进一步地,所述的动力装置为液压缸。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绿化带停车装置,解决了城市土地高效利用问题,能够充分利用绿化带空间;同时,本实用新型的停车平台能够收缩,其结构比较简单,安装方便,占用空间少。
附图说明
图1为所述一种绿化带停车装置的侧面示意图。
图2为所述一种绿化带停车装置伸展状态下示意图。
图3为所述一种绿化带停车装置的收缩状态下示意图。
图4为所述一种绿化带停车装置的停车平台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图3以及图4所示的一种绿化带停车装置,包括在绿化带3上并与马路牙垂直铺设的滑轨2,滑轨2从绿化带3延伸出马路沿至马路上至少一个车身宽度的距离;停车平台1设置在滑轨2上,通过停车平台1底部的滚轮14在滑轨2上移动,停车平台1通过动力装置4实现在滑轨2上的移动;所述的停车平台1为一种折叠结构,包括至少2根平行于马路沿的支撑梁111以及连接相邻两个支撑梁111的伸缩网12结构。
作为一种具体形式,所述的停车平台1包括4根平行于马路沿的支撑梁111,4根支撑梁111中2根之间通过可折叠铰链杆112连接形成支撑车轮的长条托盘11,2组长条托盘11之间通过伸缩网12相连接;动力装置4连接最靠近马路测的支撑梁111,最远离马路的支撑梁111上设置有一挡块机构,能够与设置在滑轨上的阻挡机构相阻挡,当收缩状态下的停车平台1被动力装置4向马路推出时,最远离马路的支撑梁111处于最远距离时即被阻挡机构阻挡,而最靠近马路测的支撑梁111则继续通过动力装置向外推出,进而使收缩状态下的停车平台展开。所述的停车平台1上设置有方便汽车上下的倒坡结构15和防车冲出停车平台1的档车块13。所述的动力装置采用链条驱动,包括电机、减速箱、链轮及链条。所述的动力装置为液压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池州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池州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447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