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皮卡汽车后兜用保护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40617.X | 申请日: | 2017-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109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新平;王夏开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艾尔普斯汽车零配件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3/023 | 分类号: | B62D33/023;B62D33/033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5218 | 代理人: | 梅爱惠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后兜用 保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皮卡汽车后兜用保护架,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汽车置物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所必须的交通工具,在这城市不断扩张的现代,长距离的运输及搬运物品需要具有一定载物能力的汽车完成。皮卡、因其具备后兜则是备受青睐的汽车之一。
在皮卡上使用货架可以载更多的货物也起到防止货物掉落的作用,同时现有市场上销售的货架一般为管制货架,其只是增加货物被固定的支点,进而出现货物支出于货架外,在行驶过程中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且现有市场上销售的管状货架所能承受重力的强度也有所欠缺,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4184243U的公开文献。
因此在现有皮卡汽车后兜货架上,如何在确保载货量的同时避免货物支出于货架外,且还能提高货架的承重能力等是目前汽车货架中研发人员的重要课题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货斗用保护架,其主要解决货物支出于货架外,在行驶过程中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等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皮卡汽车后兜用保护架,其包括两纵向支撑架及一横向支撑架,其中两纵向支撑架装于汽车货斗的两侧壁上,横向支撑架装于靠近汽车驾驶室的汽车货斗的端壁上,横向支撑架两端分别与两纵向支撑架相连;
各纵向支撑架,其包括两支脚及一横梁,所述两支脚分别立于货斗侧壁的两端并锁固于货斗侧壁上,横梁两端分别与两支脚相连,形成C形架体。
进一步,所述各纵向支撑架的任一支脚上套设有两个连接环,一金属网通过连接环固定于该纵向支撑架内。
进一步,所述金属网包括至少一个网状单体,所述网状单体包括金属框架及固定于框架内的网状片。
进一步,所述横向支撑架为一具有与汽车驾驶室后窗适配开口的金属网架。
进一步,所述横向支撑架通过四个连接管与两纵向支撑架相连。
进一步,所述横向支撑架上方还设置有一连接横梁,该连接横梁与邻近的两纵向支撑架中的支脚相连。
进一步,还包括一置物架,该置物架位于汽车驾驶室上方且其一端锁固于邻近的两纵向支撑架的侧壁上。
进一步,所述置物架包括两承重杆及网格底板,其中两承重杆分别垂直锁固于邻近的两纵向支撑架的侧壁上且两承重杆能与连接横梁围城一端开口的承重框,所述网格底板固定于承重框内。
进一步,所述网格底板包括底板及倾斜挡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两侧壁,各侧壁置于紧靠承重杆内侧并固定于底板上,而倾斜挡板置于承重框的开口端并与两侧壁围成一个具有容置空腔的架体结构。
进一步,于承重框的开口端处还固接一端处圆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利用架体与金属网的配合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因车架增加金属隔网有效加强车身的防护,并防止货物掉落,加强前车厢车顶防护,车架横杆可快速拆卸调节,装卸货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安装于皮卡汽车货斗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技术方案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艾尔普斯汽车零配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厦门艾尔普斯汽车零配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4061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