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地下室顶板穿水管的防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38145.4 | 申请日: | 2017-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465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刘桂江;宋厚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启迪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1/02 | 分类号: | E02D31/02;F16L5/1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地址: | 21502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地下室 顶板 水管 防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水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地下室顶板穿水管的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城市的不断发展使城市土地资源日趋紧张,“摊大饼”式的粗放型城市扩张模式无法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如何提高城市土地的利用效率,有效整合城市各层次空间,构建集约型城市已成为城市发展的方向。由此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力度不断加大。地下防水工程是地下空间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优良的防水性能对保证建筑物的整体结构安全,延长地下工程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地下室防水工程设计以“防、排、截、堵相结合,刚柔相济、因地制宜、综合治理”为原则,首先保证地下工程防止漏水、防止渗水。现有技术中地下室顶板穿水管的防水做法是在地下室大顶板上直接预埋套管穿水管,顶板穿管处是地下室防水中的薄弱部位,当地下室顶板因排水不畅时,容易在此处形成积水,长时间的积水浸泡易造成穿管处的渗漏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有效缓解地下室顶板上穿水管等防水薄弱部位因地下室顶板排水不畅造成的渗漏水问题,提高了结构主体的安全性,减少了渗水问题对后期使用造成负面影响的用于地下室顶板穿水管的防水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地下室顶板穿水管的防水结构,包括地下室顶板,至少一个纵向穿过地下室顶板的穿水管,以及设于所述地下室顶板上层的覆土层;在所述地下室顶板上、位于所述穿水管周侧设有局部抬高顶板,在所述局部抬高顶板中部预留二次浇注口,在所述二次浇注口内设有套于所述穿水管上的防水套管,在所述防水套管外侧设有防水翼环,同时在所述二次浇注口和所述防水套管之间后浇钢筋混凝土。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防水套管与所述防水翼环之间采用密封膏封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覆土层和所述地下室顶板之间设有塑料排水板。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二次浇注口上设有水管井顶板。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二次浇注口内靠迎水面一侧预埋止水钢板。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防水套管位于所述局部抬高顶板中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穿水管位于塑料排水板上部通过金属箍固定,且在所述穿水管和金属箍之间设有聚氨酯密封胶灌缝封口。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在地下室顶板的排水特点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在地下室顶板穿水管的穿出部位设置局部抬高顶板,在局部抬高顶板上预留二次浇注口,在二次浇注口内靠迎水面一侧预埋止水钢板并设置防水套管,该结构可有效缓解地下室顶板上穿水管等防水薄弱部位因地下室顶板排水不畅造成的渗漏水问题,提高了结构主体的安全性,减少了渗水问题对后期使用造成的负面影响。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地下室顶板,2穿水管,3覆土层,4局部抬高顶板,5防水套管,6防水翼环,7后浇钢筋混凝土,8密封膏,9塑料排水板,10水管井顶板,11止水钢板,12金属箍,13聚氨酯密封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照图1所示,一种用于地下室顶板穿水管的防水结构,包括地下室顶板1,至少一个纵向穿过地下室顶板1的穿水管2,以及设于地下室顶板1上层的覆土层3;在地下室顶板1上、位于穿水管2周侧设有局部抬高顶板4,在局部抬高顶板4中部预留二次浇注口,在二次浇注口内设有套于穿水管2上的防水套管5,且防水套管5位于局部抬高顶板4中部,在防水套管5外侧设有防水翼环6,且防水套管5与防水翼环6之间采用密封膏8封严,同时在二次浇注口和防水套管5之间后浇钢筋混凝土7。
本实用新型在覆土层3和地下室顶板1之间设有塑料排水板9;在二次浇注口上设有水管井顶板10;在二次浇注口内靠迎水面一侧预埋止水钢板11。
本实用新型的穿水管2位于塑料排水板上部通过金属箍12固定,且在穿水管2和金属箍12之间设有聚氨酯密封胶13灌缝封口。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启迪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启迪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381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市政工程道路路面检查井井口
- 下一篇:一种框架结构的基础隔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