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压力锅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36630.8 | 申请日: | 2017-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027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朱泽春;李鹏辉;张硕 | 申请(专利权)人: |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86 | 分类号: | A47J27/086;A47J27/09;A47J36/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17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力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烹饪电器,尤其涉及一种电压力锅。
【背景技术】
为实现排气泄压,电压力锅的锅盖上通常要设置排气管,排气管上设有限压阀,使得加热过程中能够保持锅内压力,而在需要排气的时候可以打开限压阀,使得锅内的气压能够从排气管中排出,实现电压力锅的排气。现有技术在制作排气管时,通常是先车削出排气管的外部形状,随后进行铣削、钻孔等工序,制造工艺较为复杂,而且受到这种加工工艺的限制,排气管的材料选用受到局限,一般只选择切削加工性能较好的金属材料,比如铝、铝合金等,但在有其他性能需求时,比如排气管需要满足食品安全要求而选用食品级不锈钢时,由于不锈钢不便于切削加工,增加了制作难度和成本,另外,现有排气管的安装需要其他多个附件,需要加工的零件较多,给制造和组装带来不便,降低产品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电压力锅,排气管便于加工且材料选用局限小。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压力锅,包括锅盖、设置在所述锅盖上的排气管和扣装在所述排气管上的限压阀,所述排气管为不锈钢制成,所述排气管包括管体和形成在管体管口处的翻边,所述翻边与所述锅盖固定连接。
在上述的电压力锅中,所述排气管的厚度均匀。
在上述的电压力锅中,所述管体侧壁设有滚压成型的内凹部,用于配合所述限压阀。
在上述的电压力锅中,所述翻边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第一密封圈,以使所述翻边与锅盖之间形成密封。
在上述的电压力锅中,所述翻边焊接固定在所述锅盖的外侧面。
在上述的电压力锅中,所述管体包括分体成型的上管体和下管体,所述上管体和下管体均为金属片材拉伸成型的拉伸件,所述上管体管口处设有上翻边,所述下管体管口处设有下翻边,所述上翻边与下翻边固定连接后安装到所述锅盖上。
在上述的电压力锅中,所述上翻边与所述下翻边之间通过设置第二密封圈形成密封连接。
在上述的电压力锅中,所述下翻边焊接固定在所述锅盖的外侧面,所述下管体伸入锅盖内且安装有防堵螺母,所述防堵螺母上设有防堵孔。
在上述的电压力锅中,所述下管体通过锁紧螺母固定到锅盖上,所述下管体头部或者锁紧螺母上设置防堵孔。
在上述的电压力锅中,所述排气管由不锈钢片拉伸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电压力锅包括锅盖、设置在所述锅盖上的排气管和扣装在所述排气管上的限压阀,所述排气管为金属片材拉伸成型的拉伸件。拉伸成型的排气管有如下优点:1、现有排气管的切削加工是削除坯件表面局部材料达到预定形状,会消耗大量原材料,材料利用率低,而且厚度不均匀,而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只要选定金属片材的面积、厚度等尺寸,拉伸加工过程几乎无材料损耗,提高材料利用率,大大节省材料成本;2、拉伸工艺对材料要求较低,一般的金属零件都可用拉伸工艺成型,故而排气管可以根据使用需求选择更合适的材料,而不受加工工艺的限制;3、现有用于加工排气管的坯件为实心结构,车削出外形后还要进行钻孔,由于排气管的外部结构已经确定,增加了钻孔难度,钻孔孔径过大容易破坏排气管强度,钻孔孔径过小无法满足排气需求,且容易堵塞,本实用新型拉伸成型的排气管为空心零件,在拉伸过程中已经在排气管内部形成空腔,后续只需要在排气管顶部打孔即可,免去钻孔工序,生产效率提高,而且拉伸成型的排气管可以精确控制管壁厚度尺寸,排气管厚度均匀,从而使得管内部空间更大,可以满足产品的大排气量需求,不易堵塞。
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排气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排气管的纵向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排气管在锅盖上的安装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上管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下管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排气管在锅盖上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九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九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366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