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海上救生服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33412.9 | 申请日: | 2017-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663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李鹏;邱旭通;王云鹤;任立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C9/087 | 分类号: | B63C9/087;B63C9/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6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上 救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现代海洋工程以及航运业从业人员的一种海上救生服,属于救生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救生衣分为两种,普通救生衣和浸水保温服。普通救生衣(a life jacket)又称救生背心,是一种救护生命的服装,设计类似背心,采用尼龙面料或氯丁橡胶,浮力材料或可充气的材料,反光材料等制作而成,普通救生衣能给遇难人员提供一定的浮力。浸水保温服是海上救生服,是由尼龙面料或氯丁橡胶制成,普通救生衣能给遇难人员提供一定的浮力并且能做到6小时保温。以上两种救生衣,在救生方面,只能为落水人员提供浮力,浸水保温服只能为落水人员提供短时间的保温能力,对于海上救援来说,6小时的保温能力和浮力是远远不够的,且这两种救生衣不能有效的增加遇难人员的搜救成功率。
发明内容
为解决普通救生衣和浸水保温服在提高救生成功率方面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海上救生服,海上救生服是集成了自适应人体监测、自适应温度调节、自适应被动搜寻三大功能为一体的新型浸水保温服,本产品与同类产品相对比,最突出的特点是整个系统的智能化,自适应控制功能在本产品中得到很好地体现。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海上救生服,包括连体保暖服本体和设置在连体保暖服本体内侧的供电模块、自适应温度调节系统、自适应人体检测系统、class B定位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模块包括可充电蓄电池和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可充电蓄电池和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板设置在连体保暖服本体靠近颈部处;所述自适应温度调节系统由控制系统、传热模块和温度传感模块组成;所述控制系统为CMOS8位微控制器;所述传热模块为碳纤维发热片;所述温度传感模块采用红外温度传感器;所述自适应人体检测系统包括单片机、压力传感器、LCD显示模块和气泵驱动模块;所述可充电蓄电池的电源输入端通过导线和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板进行电连接;所述可充电蓄电池的电源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和控制系统、传热模块、温度传感模块、单片机、压力传感器、LCD显示模块、气泵驱动模块和class B定位模块进行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连体保暖服本体由里层和外层组成,所述里层和外层之间有腔室构成的夹层,在夹层内均布设有传热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自适应人体检测系统通过数据采集器和单片机将信息采集和整理,传输于搜救系统终端。
进一步的,所述class B定位模块用于与AIS船舶定位系统通信并生成经纬信号。
进一步的,在传热模块上裹有绝缘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温度传感模块用于将温度信号控制传热模块的开启和关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自适应人体监测系统避免遇难人员由于长时间待在恶略条件下而产生的恐惧心理,增强遇难人员的求生欲望;通过自适应温度调节系统充分减缓人员体温下降速度,并提供至少72小时的保温时间,防止遇难人员因失温过快而死亡;通过自适应被动搜救将遇难人员的位置信息等及时发送给搜救人员,作为最有力的被动救援手段,将会极大增强遇难人员的求生欲望,是遇难人员的生命保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STC89C52引脚图;
图3是LM311电路图;
图4 是HD44780A引脚图;
图5是ADC算法;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根据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海上救生服,包括连体保暖服本体1和设置在连体保暖服本体1内侧的供电模块2、自适应温度调节系统3、自适应人体检测系统4、class B定位模块5,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模块2包括可充电蓄电池6和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板7;所述可充电蓄电池6和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板7设置在连体保暖服本体1靠近颈部处;所述自适应温度调节系统3由控制系统8、传热模块9和温度传感模块10组成;所述控制系统8为CMOS8位微控制器;所述传热模块9为碳纤维发热片;所述温度传感模块10采用红外温度传感器;所述自适应人体检测系统4包括单片机11、压力传感器12、LCD显示模块13和气泵驱动模块14;所述可充电蓄电池6的电源输入端通过导线和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板7进行电连接;所述可充电蓄电池6的电源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和class B定位模块5、控制系统8、传热模块9、温度传感模块10、单片机11、压力传感器12、LCD显示模块13、气泵驱动模块14进行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334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搭载救生船的救生无人机
- 下一篇:一种储压式水下运动物体姿态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