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交直流两用车载制冷箱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33169.0 | 申请日: | 2017-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519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童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童志刚 |
主分类号: | B60N3/10 | 分类号: | B60N3/10;F25D23/02;F25D11/02;F25D29/00;F25D17/06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占宇 |
地址: | 31000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流 两用 车载 制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冰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交直流两用车载制冷箱。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采用冷藏车来运输冷冻或保鲜的货物,由于缺少便于放置在小型车辆上的制冷箱,使得个人用户不能独立运输需冷冻或保鲜的物品。虽然目前有的车辆上设置有交直流两用的车载冰箱,但车载冰箱容量偏小,放置不了太多物品,且一般采用侧开门或上开门,由于受到汽车后备箱高度和深度空间的限制,使得车载冰箱在汽车后备箱内打开很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车载冰箱打开箱门后,箱门占用较多空间,使得车载冰箱在汽车后备箱内打开不便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交直流两用车载制冷箱,其箱门向上打开且能收纳到箱体内,不占用空间,容易在汽车后备箱内打开,便于个人用户用来运输需冷冻或保鲜的物品。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交直流两用车载制冷箱,包括形成冷藏室并且在其前侧具有开口的箱体以及设置在开口处的箱门,所述箱体上设有用于给冷藏室制冷的制冷系统,所述箱门两侧沿纵向设有滑槽,所述滑槽顶部封闭,所述开口的两内侧壁顶部设有与滑槽匹配的导轴,所述导轴插入对应的滑槽,所述导轴后侧设有与箱门匹配的横向凹槽,所述箱门上设有把手。
在本技术方案中,开门时,握住把手将箱门向上打开,箱门以导轴为轴向上转动,转动到水平位置后,将箱门推入横向凹槽,完成开门。此时,箱门位于横向凹槽内,不占用空间,容易在汽车后备箱内打开,使得箱体体积可以更大,便于个人用户用来运输需冷冻或保鲜的物品。制冷箱使用12V或24V直流电供电,也可使用220V交流电供电,使用220V交流电时,制冷箱内的电源模块将220V交流电转换为12V或24V直流电供电。
作为优选,所述箱体上设有控制器,所述冷藏室内设有照明灯,所述箱门一侧滑槽内设有接触开关,所述控制器分别与制冷系统、照明灯和接触开关电连接。当箱门推入横向凹槽一定位置时,接触开关与导轴接触,发出触发信号到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照明灯点亮,提供照明。
作为优选,所述箱体内设有与制冷系统连通的循环风道,所述循环风道的至少一个出风口设置在冷藏室顶部靠近箱门处,所述出风口设有向下吹风的风扇,所述风扇与控制器电连接。风扇安装在靠近箱门的区域,向下送冷风,加快冷藏室内部冷气的循环,即可以减少出风口被运输物品阻挡,又可以在箱门处形成风幕,减少箱体内外的串冷。
作为优选,所述冷藏室内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箱体上设有报警模块,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温度传感器和报警模块电连接。温度传感器检测冷藏室内的温度,当温度高于设定值时,报警模块发出报警。
作为优选,所述箱体上设有显示屏和若干个按键,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显示屏和按键电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箱体上还设有GPS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控制器分别与GPS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电连接。GPS模块定位制冷箱的位置,无线通信模块将制冷箱的位置信息发送给用户终端或云端服务器,便于用户监控,用户可通过智能终端与制冷箱无线通信。
作为优选,所述箱体底部设有用于回收冷藏室内冷凝水的储水抽屉。打开箱门前,先将储水抽屉拉出一些,箱门打开后,冷藏室内产生的冷凝水自动流到储水抽屉中,避免冷凝水流入车内。
作为优选,所述储水抽屉可插入冷藏室并将冷藏室分隔成上下两部分。冷藏室的两内侧壁设有与储水抽屉配合的凹槽或托板,储水抽屉插入凹槽或放置在托板上,作为隔板使用将冷藏室分隔成上下两部分。
作为优选,所述储水抽屉内设有海绵。
作为优选,所述箱体背部设有若干个固定环。用户可通过固定环将制冷箱固定在车上,防止制冷箱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移动或跌倒。
作为优选,所述箱体上还设有二维码标签。二维码标签内存储有制冷箱的产品信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箱门打开后能收纳到箱体内,不占用空间,容易在汽车后备箱内打开,使得箱体体积可以更大,便于个人用户用来运输需冷冻或保鲜的物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图3是图2的截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连接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童志刚,未经童志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331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