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脂加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32270.4 | 申请日: | 2017-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531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林景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景茂 |
主分类号: | B67D7/68 | 分类号: | B67D7/68;B67D7/32;B67D7/04;B67D7/02;F04B17/03;F04B15/02;F04B53/14 |
代理公司: | 深圳华鑫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404 | 代理人: | 寇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脂 加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脂加料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自动化组装中经常使用粘黏剂、润滑剂、涂覆剂等,其中有部分是油脂;油脂具有粘稠高、气泡多和不易流动的特点,这样,很难将油脂从原材料包装容器内输送到控制管路内;目前,通常使用增压泵来提高输送液压,从而将高粘稠不易流动的油脂输送到控制管路,从而完成加料。
然而在使用上述增压泵进行油脂加料时,存在如下缺点:首先,增压泵利用大面积活塞的低气压产生小面积活塞的高液压原理,将高粘度不易流动的油脂挤压到控制管路内,要实现高液压,活塞端面比例悬殊(30比1以上),从而使得增压泵体积很大、占用大量空间。其次,气缸下压带动压料盘将容器内高粘度油脂推向泵口,压料盘需要和高粘度介质贴合,在贴合过程中需要将排气口打开,介质会随着排气口而溢出,浪费原料,严重时甚至造成污染;由于压料盘也有一定厚度,压到桶底便无法下压,导致桶底的油脂也无法压出,从而残留部分原料,造成浪费。而且,压料盘在活塞杆上下往返运动过程中,活塞杆行程开始和结束阶段往管路输送油脂量存在量差,管路内的液压在一个行程内有剧烈波动,容易引起空包,尤其是随着包装内油脂输送耗尽,需要停机更换新的油脂包装时,输送管路内的油脂停止输送,则会导致在输送管路内产生大空包,造成吐出空断。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油脂加料装置解决上述技术存在的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脂加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油脂加料装置,该装置包括桶体、电动机、输油管、增压泵和拨料片,其中:
所述增压泵设置在所述桶体的空腔内、且位于所述桶体的底面上;
所述增压泵包括缸体,所述缸体包括活塞腔和输出油路;所述缸体一端的外壁上设置有进油孔,所述进油孔与所述活塞腔相连通;所述缸体另一端与输油管相连接、能够绕所述输油管转动,且所述输出油路与输油管管路相通;
所述增压泵还包括活塞,所述活塞设置于所述活塞腔内,并与电动机的传动轴相连接;所述活塞的一端伸入所述输出油路内,所述活塞内的输入油路上设置有单向阀、且与输出油路管路相通;活塞另一端端面上设置穿孔板,所述穿孔板位于输入油路的起始位置;
所述拨料片通过传动块设置于增压泵的上方;所述传动块的一端与所述拨料片的中心轴固定连接、另一端活动设置在缸体外壁上且能够相对于缸体转动。
可选地,所述油脂加料装置还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包括转盘安装座和输油管安装座;所述输油管套设于所述输油管安装座上;
转盘,所述转盘套设于所述转盘安装座上,所述转盘通过设置在转盘上端面转轴与活塞相连接,所述转盘的下端面与电动机的传动轴相连接;所述转轴设置于所述转盘的边缘。
可选地,所述活塞包括第一活塞体和第二活塞体,所述第一活塞体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活塞体的直径;
所述输入油路的起始位置位于所述第一活塞体的端面上,且所述第一活塞体上还设置有连接孔,所述缸体的底部还设置有动作孔,且所述转轴能够在所述动作孔转动;所述转轴穿过所述动作孔伸入到所述连接孔内,用于连接第一活塞体与转盘;
所述第二活塞体与输出油路匹配套接。
可选地,所述转盘偏心设置。
可选地,所述穿孔板包括多个均匀排布的通孔,且所述通孔的形状包括圆形、方形、三角形和六边形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可选地,所述穿孔板包括第一穿孔板和第二穿孔板,其中:
所述第一穿孔板和第二穿孔板沿油脂的进入方向依次设置在输入油路的起始位置;
所述第一穿孔板的通孔孔径小于第二穿孔板的通孔孔径。
可选地,所述拨料片的形状包括十字形、一字形和三叉形中的任意一种;所述拨料片还包括水平部和弯折部,且所述弯折部与水平部之间存在角度。
可选的,所述油脂加料装置还包括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输油管内。
可选地,所述油脂加料装置还包括蓄能器,所述蓄能器设置于全部或部分的所述进油孔上。
可选的,所述桶体内壁上还设置有液位报警器,所述液位报警器设置于增压泵的上方、与所述增压泵存在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景茂,未经林景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322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加油站运营损溢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芯中芯枕头充棉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