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离合器操纵管路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31611.6 | 申请日: | 2017-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926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发明(设计)人: | 燕逸飞;陆静静;杨允辉;章昊;黄从奎;岳丽姣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7/14 | 分类号: | F16L37/14;F16D2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252 | 代理人: | 周放,江怀勤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离合器 操纵 管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离合器操纵管路。
背景技术
随着机动车保有量越来越多,人们对经济行驶要求越来越高,而离合器分离结合性能的好坏是经济行车、安全行车的重要依据,而液压离合器中的操纵管路连接会直接影响离合器分离结合性能。现有操纵管常由双层铜焊钢管,接头及软管组成,双层铜焊钢管做成“蘑菇头”或“喇叭口”与配合离合总泵接口形状尺寸贴合,压装在钢管上的接头外侧螺纹与总泵接口螺纹拧紧连接,此过程铜焊钢管接头挤压形变,以此起到密封作用;双层铜焊钢管穿越前舱隔板进入发仓,连接到离合器缓冲阀上;离合缓冲阀的出液口经另一钢管连接到离合软轴支架上,经相似结构配合拧紧与离合软管连接,之后经离合软管接到离合分总进油口,实现管路的密封。这种方式均需要扳手拧紧操作,以固定力矩,且成型管子不可折弯的问题。同时,随着汽车功能设计、发动机升级前舱空间越来越有限,给予离合器操纵管的布置限制加大,其装配、维护方便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离合器操纵管路,解决现有液压离合器操纵管的连接结构,易使其装配、维护困难,气密性不佳的问题,以使汽车离合器分离的控制管路更为简单、布局更为方便,行车更加安全。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离合器操纵管路,包括:第一操纵管和第二操纵管;离合器总泵通过所述第一操纵管与离合器缓冲阀连通,所述离合器缓冲阀通过所述第二操纵管与离合器分泵连通;还包括:转换接头和快速插头;
所述离合器总泵的出液口、所述离合器缓冲阀的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离合器分泵的进液口均设有所述转换接头;
所述第一操纵管和所述第二操纵管的两端均设有所述快速插头;
所述转换接头设有插接孔和锁紧件,所述快速插头通过所述插接孔和所述锁紧件与所述转换接头密封连接,以使所述离合器总泵通过所述第一操纵管和所述第二操纵管与所述离合器分泵快速密封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换接头包括:连接部和固定部;
所述连接部为六角形柱体形状,所述连接部内设有阶梯状的插接孔;
所述固定部为圆柱体形状,所述固定部设有外螺纹,所述固定部设有中心通孔;
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固定部一体成型,所述插接孔与所述中心通孔相互导通。
优选的,所述连接部外设锁紧凹槽,所述锁紧件通过所述锁紧凹槽使所述转换接头与所述快速插头锁紧。
优选的,所述固定部的中心通孔底部为喇叭形。
优选的,所述锁紧件为插销。
优选的,所述快速插头的顶部为圆锥状,所述快速插头的底部为六角形状,所述快速插头的内部设有阶梯通孔。
优选的,所述快速插头中部的外表面设有第一环形沟槽,在所述快速插头与所述转换接头连接时,所述锁紧件沿所述锁紧凹槽进入所述第一环形沟槽内,使所述锁紧件通过所述第一环形沟槽卡接在所述快速插头。
优选的,所述快速插头的顶部设有第二环形沟槽,所述第二环形沟槽中安装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第一操纵管和所述第二操纵管为尼龙软管。
优选的,所述快速插头与所述尼龙软管一体成型,所述快速插头的通孔与所述尼龙软管的内孔相通。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离合器操纵管路,通过设置转换接头和快速插头,解决现有离合器操纵管的连接结构,易造成装配及维护困难、气密性不良的问题,以使汽车离合器分离的控制管路更为简单、布局更为方便,行车更加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离合器操纵管路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换接头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换接头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快速插头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操纵管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离合器总泵
2离合器缓冲阀
3离合器分泵
4第一操纵管
5第二操纵管
6转换接头
61 连接部
611锁紧凹槽
62 固定部
63 锁紧件
64 插接孔
65 中心通孔
7快速插头
71 快速插头的底部
72 快速插头的顶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316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消防水管安全卡箍
- 下一篇:插入式管道连接锁紧组件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