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免充气轮胎的两片式轮毂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30204.3 | 申请日: | 2017-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969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宋美芹;孟照宏;翟明荣;史彩霞;于胜红;朱健鹏;安丰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双星轮胎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3/08 | 分类号: | B60B3/08;B60B21/10;B60B21/12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7227 | 代理人: | 傅培 |
地址: | 2664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充气 轮胎 两片式 轮毂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一般涉及车轮领域,具体涉及轮胎轮毂领域,尤其涉及一用于免充气轮胎的两片式轮毂。
背景技术
目前适用于免充气轮胎的轮毂均为普通一体式轮毂构造,对于普通的免充气轮胎与轮辋在配合使用时,一方面存在安装轮辋困难,主要表现在免充气轮胎与轮辋结合处厚度较厚,通过螺栓与轮辋连接,具体的,要么是轮辋直接与免充气轮胎一次成型,轮辋不可再重复使用;要么两者之间采用过大的过盈接触,由于轮辋尺寸径向偏大,易安装过程中对支撑体造成损伤。
另一方面轮胎在高速行驶过程中或紧急刹车情况下易产生局部过热老化、从轮辋中滑脱等情况,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在频繁加减速状态下普遍存在撞击振动、噪音、摩擦起热等缺点。
因此,现有的免充气轮胎与轮毂中轮辋的配合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影响着免充气轮胎的使用性能和寿命,同时对车辆舒适性有严重的影响,制约着其推广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用于免充气轮胎的两片式轮毂,能够解决免充气轮胎安装轮毂困难,在高速行驶过程中或紧急刹车情况下局部过热老化易从轮辋中滑脱以及免充气轮辋部位厚度较大的问题,提高轮胎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免充气轮胎的两片式轮毂,轮毂包括同轴相对设置的第一轮圈和第二轮圈,第一轮圈和第二轮圈均包括辐板部和轮辋部,辐板部和轮辋部为一体结构;免充气轮胎包括支撑体,轮毂与支撑体接触面处设置有隔热带,隔热带径向外侧与支撑体连接,隔热带径向内侧与轮辋部套接;轮辋部与隔热带接触的表面周向均匀分布有与轮胎轴向线具有夹角的斜齿;隔热带与轮辋部接触的表面设置有配合斜齿的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斜齿的轮廓线为渐开线或摆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斜齿与轮胎轴向线夹角的角度为-25°-+2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轮辋部的斜齿沿辐板部周向线对称或非对称排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轮辋部远离辐板部的一侧周向边缘设置有挡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轮圈和第二轮圈的辐板部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轮辋部的斜齿靠近辐板部的一端设置有齿端凹槽,与上述斜齿一端对应的隔热带凹槽的一端设置有配合齿端凹槽的槽端凸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隔热带厚度为0.2-2mm,邵氏A型硬度为90-98。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隔热带采用静态隔热和动态隔热联合作用机理,通过在轻质耐隔热图层中添加低温分解或升华无机物填料的方法,既可以增加涂层的隔热效果又能够保证涂层形态在使用过程中不发生改变,耐热温度可达350℃以上,完全满足轮胎的使用温度,有效避免轮胎过热情况下造成的早期损坏,提高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2)通过采用两片式的轮毂结构,轮辋部斜齿的设计与隔热带配合,一方面易于安装,避免安装过程中应力集中对支撑体的破坏;另一方面能够增加轮辋部与支撑体的接触面积,轮辋硬,支撑体软,受力变形后支撑体能够紧贴轮辋,可以降低轮胎高速旋转时结合部位出现的振动和噪声,并且有利于热量的均匀分散,减小局部过热对轮胎造成的损坏。
进一步的,根据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还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轮胎支撑体与轮辋部之间采用卡槽式设计,斜齿内侧设置有齿端凹槽结构,隔热带凹槽相应设置有槽端凸起结构,二者配合能够有效防止轮胎与轮辋之间的周向滑移,同时轮辋的外侧设置有挡板结构、两轮辋中间采用螺栓进行固定,能够有效避免轮胎的侧向滑移,提高安全系数,并可保证轮辋重复使用。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用于免充气轮胎的轮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免充气轮胎与隔热带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两片式轮毂结构示意图;
图4为齿端凹槽和槽端凸起配合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轮毂组装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双星轮胎工业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双星轮胎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302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