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换挡器壳体橡胶圈组装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29877.7 | 申请日: | 2017-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097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乔书强;王显国;袁彬;陈城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蓝施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1/00 | 分类号: | B23P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317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换挡 壳体 橡胶圈 组装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换挡器壳体橡胶圈组装机构,属于换挡器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换挡器是汽车传动系统中重要的部件之一,在换挡器壳体通孔中安装橡胶减震垫和金属衬套能有效减少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由于震动对换挡器的损害,目前橡胶减震垫和金属衬套的组装基本上是采用人工压入的方式,但是由于橡胶减震垫具有弹性,压入过程中容易发生形变,导致组装不到位,组装合格率低,需要反复手动辅助装配才可以完成组装,返工次数多,组装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汽车换挡器壳体橡胶圈组装机构,它解决了的人工压入的方式组装换挡器壳体合格率低、组装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汽车换挡器壳体橡胶圈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工作台、模具、L型支架、第一气缸、定位气缸、压板、第二气缸和拉杆,所述工作台上固定有模具,模具上放置换挡器壳体,所述L型支架固定在工作台上,所述第二气缸设置在L型支架顶部,第二气缸的伸缩杆贯穿L型支架正对换挡器壳体的通孔,所述定位气缸设置在L型支架顶部,定位气缸的伸缩杆贯穿L型支架,所述压板与定位气缸的伸缩杆连接,伸缩杆推动压板压在换挡器壳体上,所述第一气缸设置在工作台下方,第一气缸伸缩杆贯穿工作台和汽车换挡器壳体的通孔,第一气缸伸缩杆与拉杆连接,所述拉杆上开有凹槽。
作为优选实例,所述压板底部设置有一层橡胶垫。
作为优选实例,所述拉杆上的凹槽为长条形凹槽。
作为优选实例,所述拉杆上的半径小于汽车换挡器壳体的通孔半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汽车换挡器的壳体固定,人工把橡胶减震垫挤压放入拉杆上的凹槽,气缸的伸缩杆收缩将橡胶减震垫拉入到壳体上的通孔内,最后把金属衬垫压入橡胶减震垫内,达到组装的效果,采用气缸拉入的方式避免了人工组装过程中的漏装、错装,提高组装合格率;换挡器壳体橡胶圈组装机构一次性可以把橡胶减震垫和金属衬套组装到换挡器壳体上,不需要返工,节省人力,提高组装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橡胶减震垫组装前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橡胶减震垫组装后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金属衬套组装示意图。
图中:工作台1,模具2,L型支架3,第二气缸4,定位气缸5,第一气缸6,换挡器壳体7,通孔71,橡胶减震垫8,金属衬套9,压板10,拉杆11,凹槽11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4所示,一种汽车换挡器壳体橡胶圈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工作台1、模具2、L型支架3、第一气缸6、定位气缸5、压板10、第二气缸4和拉杆11,所述工作台1上固定有模具2,模具2上放置换挡器壳体7,L型支架3固定在工作台1上,第二气缸4设置在L型支架3顶部,第二气缸4的伸缩杆贯穿L型支架3正对换挡器壳体7的通孔71,定位气缸5设置在L型支架3顶部,定位气缸5的伸缩杆贯穿L型支架3,压板10与定位气缸5的伸缩杆连接,伸缩杆推动压板10压在换挡器壳体7上,第一气缸6设置在工作台1下方,第一气缸6伸缩杆贯穿工作台1和换挡器壳体7的通孔71,第一气缸6伸缩杆与拉杆11连接,拉杆11上开有凹槽111,压板10底部设置有一层橡胶垫,拉杆11上的凹槽111为长条形凹槽111,拉杆11上的半径小于换挡器壳体7的通孔71半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蓝施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蓝施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298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插针系统
- 下一篇:一种自动钻孔攻丝一体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