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挤压包装箱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29828.3 | 申请日: | 2017-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287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曾顺德;高伦江;刁源;曾小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B65D25/04 | 分类号: | B65D25/04;B65D81/18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31219 | 代理人: | 尹丽云 |
地址: | 401329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挤压 包装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包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挤压包装箱。
背景技术
蔬菜、水果类食品包装后,在运输过程中通常容易发生挤压、碰撞等,造成蔬菜损坏,其主要原因在于包装箱设计不合理,将蔬菜等产品集中堆放于箱体内,产品之间互相碰撞,损坏严重,使其品质明显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挤压包装箱,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产品在包装箱内易挤压损坏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挤压包装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设有开口,所述箱体内活动设置有用于隔离产品的隔离结构。隔离结构将产品隔离开,有效避免其挤压碰撞。
进一步地,所述隔离结构上开设有多个通孔,对于蔬菜等产品,为了保鲜,通常需要在箱内放置冰袋,隔离结构上的通孔有助于平衡各个隔离腔室中的温度,使蔬菜等产品处于低温环境中,达到充分保鲜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隔离结构包括载物板以及用于支撑载物板的支撑板,载物板用于放置产品,支撑板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使得产品不会被压塌。
进一步地,所述隔离结构还包括至少一个既可自由弯折至与载物板紧贴又可在载物板上自由滑动的隔板,所述隔板位于支撑板之间且活动设置于所述载物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隔板上设有可与载物板粘贴的粘贴件。
进一步地,所述载物板上设有镂空的滑槽,所述隔板定位在该滑槽上且可沿该滑槽自由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隔板上设有卡接在所述滑槽上的连接部。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上设有可与载物板粘贴的活动部。
进一步地,所述隔离结构抵靠所述箱体的内部放置。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盖紧所述开口的箱盖,所述箱体的外壁设有挂带,所述箱体的材质为EPP泡沫,所述隔离结构的材质为塑料。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箱内放有冰袋,因此,通孔具有平衡箱体内温度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箱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箱盖结构示意图。
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隔离结构示意图。
图4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隔离结构活动部揭起后的示意图。
零件标号说明
1—箱体
2—挂带
3—开口
4—箱盖
5—隔离结构
51—载物板
52—支撑板
53—滑槽
6—隔板
7—通孔
8—粘贴件
9—连接部
10—活动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如图1-图4所示,一种防挤压包装箱,包括箱体1,箱体1上设有开口3,箱体1内活动设置有用于隔离产品的隔离结构5。隔离结构5将蔬菜等产品隔离开,每个产品被独立放置于隔离的腔室中,有效避免其挤压碰撞,进而避免产品因挤压而损坏。
具体地,箱体1的包装容积可以设置为27升,长61.5cm、宽32.5cm、高14.0cm,箱体1内可放置2层包装蔬菜。
隔离结构5上开设有多个通孔7,对于蔬菜、水果等产品,为了保鲜,通常需要在箱内放置冰袋,隔离结构上的通孔有助于平衡各个隔离腔室中的温度,使蔬菜等产品处于低温环境中,达到充分保鲜的效果。
隔离结构5包括载物板51以及用于支撑载物板51的支撑板52,载物板51用于放置产品,支撑板52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产品的上部不再受力,进而使得产品不会被压塌。具体地,支撑板52的高度可以设置为7cm,具有支撑上层包装蔬菜作用。
隔离结构5还包括至少一个既可自由弯折至与载物板51紧贴又可在载物板51上自由滑动的隔板6,隔板6位于支撑板52之间且活动设置于载物板51上。当箱内放置蔬菜等产品时,由于其长度各有不同,隔板6起到调整腔室大小的作用,进而适应不同长度产品的放置,当产品足够长,不需要隔板6时,将隔板6弯折至与载物板51的下表面紧贴,当产品的长度较小时,可设置多个隔板6,隔出多个小腔室,使得箱内空间被充分利用。根据实际需要,隔板6的厚度可以设置为0.2-0.3cm,隔板6的高度可以与支撑板52一致,使得隔板6具有承重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未经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298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格构双向梁组合楼板及其施工方法
- 下一篇:建筑空心砖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