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动力头气动翻转变位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27507.X | 申请日: | 2017-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992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31 |
发明(设计)人: | 刘继鹏;孙凤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美锐克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248 | 分类号: | B65G47/248;B65G4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019 | 代理人: | 寿宁,张华辉 |
地址: | 471003 河南省洛***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 气动 翻转 变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业自动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动力头气动翻转变位机。
背景技术
变位机广泛应用于焊接、切割、涂装等领域,形式多样,有链条、双立柱液压式等。目前几乎所有的变位机都是采用变频电机或伺服电机配合减速机来驱动变位机回转和翻转,需要依靠复杂的电控系统才能实现比较精准的重复定位,其中变频电机自身定位精度不高,需要配合较精密的机械传动装置来实现回转角度控制,伺服电机可以较好的实现定位控制,但是控制系统较为复杂,与上位机通讯需要配置专门的控制器,无论是系统维护和设备采购,其成本都是相当高。另一方面一般气动变位机的输出扭矩较小,无法承载重量较大的工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变位机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双动力头气动翻转变位机,采用全气动的驱动方式,故而不需要各种复杂的电气控制系统,也不需要造价昂贵的伺服驱动系统,机械结构也较为简单,只需通过上位控制器控制电磁阀动作便可实现工件姿态变换,通过配置多个驱动模块并行动作,增大系统输出扭矩,最大输出扭矩可达2100N.m,进而为一些重型工件的焊接变位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双动力头气动翻转变位机,包括主动力头1、翻转框体 2、平台基座3、副动力头4,所述主动力头1与副动力头4通过平台基座3 连接为一整体。所述主动力头1包括主回转轴11、第一驱动齿轮12、定位气缸13、第一驱动齿条14、电磁阀15、第一驱动气缸16、第一安装盘17 以及第一托架18;所述第一驱动齿轮12与第一安装盘17分别固定于主回转轴11两端,该主回转轴11通过轴承安装于主动力头1箱体上,所述第一驱动齿条14与第一驱动气缸16固接并与第一驱动齿轮12啮合,所述定位气缸13、电磁阀15、第一驱动气缸16均固定于主动力头1的箱体上,所述第一安装盘17与第一托架18固接。所述副动力头4包括副回转轴41、第二驱动齿轮42、第二驱动齿条43、第二驱动气缸44、第二安装盘45以及第二托架46;所述第二驱动齿轮42与第二安装盘45分别固定于副回转轴41两端,该副回转轴41通过轴承安装在副动力头4的箱体上,所述第二驱动齿条43与第二驱动气缸44固接并与第二驱动齿轮42啮合,所述第二驱动气缸44固定在副动力头4的箱体上,所述第二安装盘45与第二托架46固接。所述电磁阀15与定位气缸13、第一驱动气缸16、第二驱动气缸44连接。所述翻转框体2两端分别与第一托架18和第二托架46固接。
进一步的,所述主动力头1箱体上还设有第一油压缓冲限位装置19。
进一步的,所述副动力头4箱体上还设有第二油压缓冲限位装置47。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气缸13的活塞杆与定位销131固接,所述第一安装盘17上设有与定位销131对应的定位孔171。
进一步的,所述电磁阀15包括第一电磁阀151和第二电磁阀152,其中第一电磁阀151与定位气缸13连接,第二电磁阀152与第一驱动气缸 16、第二驱动气缸44连接,且第一驱动气缸16的顶出侧进气口与第二驱动气缸44的拉入侧进气口连通,第一驱动气缸16的拉入侧进气口与第二驱动气缸44的顶出侧进气口连通。
进一步的,第一驱动气缸16上设有感应开关161。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双动力头气动翻转变位机能更精准、快捷的实现作业定位控制。
2、本实用新型的双动力头气动翻转变位机由于整体制造成本较以往其他形式变位机大幅降低,便于大批量的推广应用。
3、本实用新型的双动力头气动翻转变位机与传统的变位机相比,完全由气动执行,使用安全可靠平稳,从而减少维护工作量,降低成本,节约能源,增加效益。
4、本实用新型的双动力头气动翻转变位机采用双气缸驱动,由于气体的可压缩性使得系统机构具备柔性连接的特点,避免由于双动力机构的不同步而造成的系统构件破坏或运转不稳定,两个驱动气缸由同一个电磁阀控制,进气腔和排气腔均相互连接,气缸动作过程中可以通过气路调节和流量压力的自适应,保证二者的同步协调。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美锐克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洛阳美锐克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275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柱塞前处理翻转装置
- 下一篇:音圈马达铁壳用的多轨道摆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