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桩基荷载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27488.0 | 申请日: | 2017-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076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叶东辉;岑华玉;梁柳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柳州中衡工程检测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9 | 代理人: | 靳浩 |
地址: | 545021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桩基 荷载 测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桩基载荷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桩基荷载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桩基检测的主要方法有静载试验、钻芯法、低应变法、高应变法、声波透射法等几种。
静载试验法是目前公认的检测桩基竖向抗压承载力最直接、最可靠的试验方法。现有技术中桩基静载荷检测分析的主要仪器为桩基静载荷测试分析仪,与静载荷分析仪配合完成桩基静载荷测试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荷重传感器,而在桩基静载荷检测现场,荷重传感器设置在千斤顶的上端,其为裸露设置,容易受到荷重传感器周围存在的温度、震动、摆动、化学挥发以及静电感应的影响,严重影响荷重传感器的测量精度与测量输出,使得荷重传感器对桩基的静载荷检测结果的精确度和准确度大大地降低,最终导致桩基的性能结果误差大,不准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桩基荷载测量装置,其能够避免荷重传感器周围的温度、震动、摆动、化学挥发以及静电感应对荷重传感器测量以及输出的影响,提高了荷重传感器的测量精度和准确度。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桩基荷载测量装置,包括:
荷重传感器,所述荷重传感器设置有保护结构,所述保护结构的内壁上从里到外依次设置有第一保护层、第二保护层、第三保护层以及复合散热结构,所述保护结构的侧壁设置有导联荷重传感器线接头的圆形通孔。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复合散热结构包括内导热层和外散热层,所述内导热层为金属导热片,外散热层为纳米碳散热层。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保护结构的侧壁设置有卡扣结构,通过所述卡扣结构实现所述保护结构的开启或者盖合。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保护结构整体呈圆柱形。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保护结构还包括一把手,所述把手固定设置在所述保护结构的顶部,所述把手为U型结构。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第三保护层为防震层。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第二保护层为防腐蚀层。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第一保护层为静电感应绝缘层。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由于在荷重传感器上设置有可拆卸的保护结构,避免荷重传感器周围的温度、震动、摆动、化学挥发以及静电感应对荷重传感器测量输出的影响,提高了荷重传感器的测量精度和准确度;
2、通过设置复合散热结构,使得南方温度较高的环境下进行运行测量时,对受温度影响比较严重的荷重传感器较好的散热,大大提高了荷重传感器的检测精度,减小了桩基性能测量的误差;
3、通过侧壁的通孔设置,使得荷重传感器的连接头通过通孔与静载荷分析仪连接;
4、通过在顶部上设置有把手,方便操作者对荷重传感器保护结构的携带;
5、通过侧壁设置的卡扣结构实现保护结构的开启将荷重传感器套设进行保护。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桩基荷载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桩基荷载测量装置中内壁的多层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图1、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桩基荷载测量装置的一种实现形式,其中包括:
荷重传感器,所述荷重传感器设置有保护结构1,所述保护结构1的内壁上从里到外依次设置有第一保护层100、第二保护层110、第三保护层120,以及复合散热结构130,所述保护结构1的侧壁设置有导联荷重传感器线接头的圆形通孔140;
其中,通过卡扣结构150将所述保护结构1开启后套设在设置在千斤顶上表面的荷重传感器上,对荷重传感器进行保护,防止荷重传感器周围存在的温度骤变、震动、摆动、化学挥发以及静电感应对荷重传感器测量输出的影响,提高了荷重传感器的测量精度和准确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柳州中衡工程检测咨询有限公司,未经广西柳州中衡工程检测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274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烟气回流补充燃烧的燃烧机
- 下一篇:便携式MEWS风险评估计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