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防水防烟雾功能的散热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27207.1 | 申请日: | 2017-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250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伟;庄高风;刘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品岱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26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防水 烟雾 功能 散热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模组,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防水防烟雾功能的散热模组,属于散热零件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业技术的发展,各类芯片的晶体管密度日益增加,虽然数据处理的速度越来越快,但消耗的功率以及产生的热量也越来越多。为了让芯片能稳定运作,高效率的散热器成为目前必然的需求。为了维持高效率的散热功能,散热器的体积与重量也不得不随之越大越重,然而在军用设备的设计中,有限的空间一直是设计上的最大问题。现存技术中,最普遍且最有效的方法,即利用风扇带动空气流动,使其与集热的鳍片进行热交换,以带走鳍片的热量来达到降温的目的。然而,对于某些特殊的工作环境,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增强一些特殊的功能以适应其特殊的使用环境。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防水防烟雾功能的散热模组,该具有防水防烟雾功能的散热模组结构稳定、易于装配,散热效率高且具有良好的防水放烟雾性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防水防烟雾功能的散热模组,包括散热鳍片组、5根导热管和基板,所述散热鳍片组由若干平行排列的散热鳍片依次扣合连接,所述基板进一步包括基础部和延伸部;
所述散热鳍片组上表面设置有供导热管和基板延伸部嵌入的让位槽,散热鳍片上均开有2个供导热管穿过的通孔从而使得散热鳍片组具有2个供导热管穿入的通道,所述基板上表面设置有供导热管嵌入的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所述5根导热管中的2根导热管的吸热端嵌入基板的第一凹槽,此2根导热管的散热端穿过散热鳍片组的通道,所述5根导热管中的另外2根导热管的吸热端嵌入基板的第二凹槽,此2根导热管的散热端嵌入散热鳍片组的让位槽,所述5根导热管中的剩余1根导热管嵌入基板的第三凹槽,此第三凹槽贯穿基板的基础部和延伸部,基板的延伸部嵌入散热鳍片组的让位槽;
所述导热管自内而外分别为铝管层、镀镍层和三防漆层。
1. 上述方案中,所述导热管的截面形状为扁平状。
2. 上述方案中,所述散热鳍片组中相邻散热鳍片之间相互扣合连接。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
本实用新型具有防水防烟雾功能的散热模组,其基板进一步包括基础部和延伸部,第三凹槽贯穿基板的基础部和延伸部,基板的延伸部嵌入散热鳍片组的让位槽,基板延伸部的设置,既提高了散热器整体的结构强度,又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且易于装配;其次,其2根导热管的散热端穿过散热鳍片组的通道,导热管穿过散热鳍片组的设置,使得导热管与散热鳍片组间的散热效率变高,从而提高散热模组的散热效率;再次,其导热管自内而外分别为铝管层、镀镍层和三防漆层,铝管层的设置,既可以保证良好的导热性,又可以减轻导热管的重量从而减小散热器的重量,镀镍层可以提高散热管的抗腐蚀性和耐磨性,从而延长导热管的使用寿命,三防漆层的设置,使得导热管具有良好的绝缘、防潮、防漏电、防震、防尘、放烟雾、防腐蚀、防老化性能,导热管三层结构的设置,提高了散热模组的综合性能,使其能在保持高散热效率的同时适应复杂环境。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有防水防烟雾功能的散热模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散热模组的导热管三层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散热鳍片组;2、导热管;201、吸热端;202、散热端;3、基板;301、基础部;302、延伸部;4、散热鳍片;5、让位槽;6、通道;71、第一凹槽;72、第二凹槽;73、第三凹槽;11、铝管层;12、镀镍层;13、三防漆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一种具有防水防烟雾功能的散热模组,包括散热鳍片组1、5根导热管2和基板3,所述散热鳍片组1由若干平行排列的散热鳍片4依次扣合连接,所述基板3进一步包括基础部301和延伸部30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品岱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品岱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272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