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透磁导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26460.5 | 申请日: | 2017-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986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丁幸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天脉导热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苏州睿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77 | 代理人: | 伍见 |
地址: | 21512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导热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透磁导热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子产品进入了超薄时代,电子产品超薄化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散热,散热的一个主要途径是通过导热基材将发热器件工作产生的热量传导出去,导热系数用于评价导热基材的导热效果,导热系数越大导热效果越好。研究发现石墨的导热系数为150~1500W/m.K,常见金属的导热系数为70~500W/m.K,常见金属合金的导热系数为40~500W/m.K,相较于其它的常用导热材料(橡胶、塑料等),石墨、金属和合金具有异常优异的导热性能;然,石墨、金属和合金对电磁信号具有屏蔽作用,电磁信号遇到以石墨、金属和合金为材料的导热基就会被屏蔽而不能正常传播,使得具有优异导热性能的石墨、金属和合金不能作为带天线类电子产品(充电天线线圈、NFC天线线圈等)的导热材料,带天线类电子产品只能退而求其次的采用塑料、橡胶等导热系数差的导热基材,由此达到相同传热效率的同时增加导热基材的面积、或者厚度,阻碍电子产品超薄化发展的进程。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透磁导热装置,利用具有屏蔽特性、且导热性能优异的石墨、金属和合金作为导热装置的导热基材,通过在导热基材上开设导磁缝来解除其自身对信号的屏蔽特性,使得导热装置同时具备优异的导热和导磁两重特性,能够应用于具有导磁性能要求的导热类电子产品中,推进电子产品向超薄化方向发展。
本实用新型克服石墨、金属、合金基材不能兼顾导热、导磁特性的现状,提供一种透磁导热装置,具有优异导热性能的同时解除其信号屏蔽的作用,使得以石墨、金属、合金材料作为导热基材的导热基应用在电子产品中散热成为一种可能,推进电子产品向超薄化方向发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透磁导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热基,所述导热基为金属导热基、石墨导热基、合金导热基中的一种,所述导热基上设有导磁缝,所述导磁缝穿透导热基厚度方向上的两个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导磁缝的缝宽为1um~1mm。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导磁缝为线形导磁缝。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导磁缝为网格形导磁缝。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导磁缝具有两两间隔排布的若干个,两两导磁缝之间的间距为1um~20mm。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导热基的厚度为5um~5000um。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金属导热基为铜导热基、铝导热基、银导热基中的一种。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合金导热基为铜合金导热基、铝合金导热基、银合金导热基中的一种。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其还包括基板,所述导热基贴合设置在基板的板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透磁导热装置,利用具有屏蔽特性、且导热性能优异的石墨、金属和合金作为导热装置的导热基材,通过在导热基材上开设导磁缝来解除其自身对信号的屏蔽特性,使得导热装置同时具备优异的导热和导磁两重特性,能够应用于具有导磁性能要求的导热类电子产品中,推进电子产品向超薄化方向发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2-导热基,4-导磁缝,6-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天脉导热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天脉导热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2646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录播液晶触摸电视
- 下一篇:一种演示多媒体采集器及无线录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