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婴儿推车的并排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26442.7 | 申请日: | 2017-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899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发明(设计)人: | 杨培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培明 |
主分类号: | B62B7/14 | 分类号: | B62B7/14;B62B9/12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41120 | 代理人: | 苗强 |
地址: | 462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婴儿 推车 并排 连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婴儿推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婴儿推车的并排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婴儿推车是一种为婴儿户外活动提供便利而设计的工具车,有多个车型,一般1到2岁的孩子使用,给孩子和父母带来便利。婴儿推车的车型、种类很多,针对不同年龄和地区各自有不同的功能,有的可以两位或多位婴幼儿同时乘坐,方便携带幼儿上街购物时照看,给父母提供很大的方便,有的婴儿推车轮子设计的很大,具有减震的效果,方便越过路上的障碍物,避免孩子受到颠簸、惊吓。
目前有双胞胎或多胞胎的家庭中,一般会针对性的购买适合多个婴儿使用的推车,方便照看孩子,非常方便,但是生活中可能会出现家人分开带孩子,此时适合双胞胎用的婴儿车也会凸显其弊端,有些婴儿车厂家会考虑到这些问题,将婴儿推车设计为可拆卸的,但是可拆卸的多位婴儿推车与针对单个幼儿设计的推车毕竟有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差异,而且设计者为保障幼儿的安全,拆装过程必定会繁琐,需要工具,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婴儿推车的并排连接装置,使单个的婴儿推车之间可以自由连接,方便父母家人照看孩子,方便生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婴儿推车的并排连接装置,用于多个婴儿推车的并排连接,方便父母照看婴儿,且可根据情况连接两个或多个婴儿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是一种婴儿推车的并排连接装置,包括相互扣合使用的底壳和盖体,底壳和盖体的扣合面两端分别设置有凹槽,底壳和盖体扣合后,两端凹槽对接形成用于夹持两个婴儿推车侧臂的两个通孔,所述底壳的扣合面中间位置设置有旋扣,且旋扣可绕其中心在底壳上旋转,盖体上对应旋扣处开设有与旋扣配合使用的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婴儿推车的并排连接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盖体的外表面对应旋扣的位置设有旋扣槽,旋扣槽为一个圆形沉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婴儿推车的并排连接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扣槽底部设置有两块凸起,两块凸起的侧边均呈斜坡设置,且对称设置在通孔两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婴儿推车的并排连接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扣槽的侧壁上对应凸起的位置设置三个通槽,相邻两个通槽之间设置有凸条,两个凸条之间的距离与旋扣的端面相匹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婴儿推车的并排连接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旋扣与底壳之间设置有圆盘,旋扣和圆盘通过铆钉连接于底壳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婴儿推车的并排连接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壳和盖体内部均设有减重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婴儿推车的并排连接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壳和盖体的外表面的各个边角均设置圆角。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婴儿推车的并排连接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底壳和盖体上设置的凹槽的槽底部均设置有防滑凸纹。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婴儿推车的并排连接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盖体上设置的通孔与旋扣的形状相同。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用于婴儿推车的连接,多用于并排连接,尤其适用于双胞胎或多胞胎家庭,可依据使用情况连接多个婴儿车,两两推车之间使用连接装置连接,可以完全固定两推车,避免产生相对运动,便于同时操控两个或多个推车。
2.本实用新型由塑料制成,体积小、重量轻、方便携带和放置,婴儿推车中即可放置,或者直接扣合在推车的杆上,底壳和盖体的边角均为圆角设计,避免对孩子或者使用者造成损伤,且内部设置有减重槽,减轻重量的同时增加韧性,方便使用。
3.本实用新型底壳和盖体通过旋扣连接,旋转旋扣与盖体上设置的旋扣槽中的通孔对应是即可拆开装置,两者扣合时可使连接装置本体固定,而且旋扣槽内部设置凸起,对应部分的旋扣槽侧壁上设置有通槽和凸条,用于卡紧旋扣,防止旋扣因震动旋转,自动松开,整体设计方便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婴儿推车连接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婴儿推车连接装置中底壳及旋扣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婴儿推车连接装置中盖体的结构示意图Ⅰ;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婴儿推车连接装置中盖体的结构示意图Ⅱ;
图中标记:1、底壳,2、盖体,3、旋扣,4、旋扣槽,5、减重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培明,未经杨培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264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