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伤员的快速提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26076.5 | 申请日: | 2017-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543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刘良明;刘建仓;李涛;向鑫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G7/14 | 分类号: | A61G7/14 |
代理公司: | 重庆志合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0 | 代理人: | 胡荣珲;李宁 |
地址: | 400042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腰带 提拉 背心 腿部固定带 后背带 前胸带 吊环 本实用新型 松紧调节扣 上端固定 提拉装置 下端 二次损伤 携带方便 左右对称 连接带 提拉环 体积小 重量轻 上端 拉出 套在 条带 大腿 狭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伤员的快速提拉装置,包括用条带制成的提拉背心,所述提拉背心由一条腰带、两条前胸带和一条后背带构成,所述两条前胸带的上端与后背带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两条前胸带和后背带的下端分别与腰带固定连接,所述腰带上设有第一松紧调节扣,所述提拉背心的腰带下端设有两条左右对称的腿部固定带,所述腿部固定带一端与腰带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用于套在大腿上的吊环,所述吊环上设有第二松紧调节扣,所述两条腿部固定带的吊环与腰带之间还固定连接有两条连接带,所述提拉背心上端固定连接有提拉环。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能够快速将伤员从狭窄的空间中拉出,避免了对伤员身体造成二次损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野外医用急救器械,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伤员的快速提拉装置。
背景技术
野战条件下快速搬运受伤伤员至安全区域进行急救,是救治伤员过程中重要的环节。在较宽阔的作战地域,伤员的快速搬运较方便,所使用搬运器材有担架、拖拉带等。但是当处在空间窄小的环境中时不便于将伤员搬运到安全地方,如装甲车、坦克、坑道等。以坦克为例,当需将坦克仓室中的伤员搬运出仓时,目前还没有专用的搬运器材,只能靠绳索绑束伤员后将其提出仓室,而绳索绑束伤员较繁琐,不稳定,操作非常困难,并且绑束绳索对伤员身体常造成损伤,费时、费力、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用于伤员的快速提拉装置,该装置穿戴方便,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能从狭窄的空间中将伤员拉出,避免对伤员身体造成二次损伤。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伤员的快速提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条带制成的提拉背心,所述提拉背心由一条腰带、两条前胸带和一条后背带构成,所述两条前胸带的上端与后背带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两条前胸带和后背带的下端分别与腰带固定连接,所述腰带上设有第一松紧调节扣,所述提拉背心的腰带下端设有两条左右对称的腿部固定带,所述腿部固定带一端与腰带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用于套在大腿上的吊环,所述吊环上设有第二松紧调节扣,所述两条腿部固定带的吊环与腰带之间还固定连接有两条连接带,所述提拉背心上端固定连接有提拉环。
所述腿部固定带一端与腰带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用于套在大腿上的吊环,所述第二松紧调节扣设置在吊环上。
所述第一松紧调节扣和第二松紧调节扣均采用日子扣。
所述提拉背心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提拉环。
所述提拉背心的两条前胸带之间还设有胸部束缚带。
所述提拉背心和腿部固定带均采用加密织带或皮革制作而成。
所述两条前胸带和后背带与腰带的固定连接处设置有加强回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由提拉背心、腿部固定带和提拉环构成,提拉背心可快速穿戴在伤员身体的上部分,腿部固定带用于对伤员大腿部进行环形固定,通过第一松紧调节扣和第二松紧调节扣调整松紧度以适用不同体格的人员,通过提拉环可快速、高效地将伤员从狭窄的空间环境中拉出。所述提拉背心由一条腰带、两条前胸带和一条后背带构成,便于伤员穿戴,所述腿部固定带一端与腰带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用于套在大腿上的吊环,使腿部固定带的吊环与腰带之间有一定的距离,不仅便于穿戴,而且对于腿部受伤的伤员而言,该腿部固定带避免了腿部的二次损失。通过连接带将腰带和腿部固定带的吊环连接在一起,便于将腿部固定带的吊环套设在伤员腿部。本实用新型装置制做工艺简单、操作简单、穿戴方便,避免了对伤员身体造成二次损伤,可一人或两人进行提拉伤员,省时、省力。折叠后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适合野外急救使用,特别适用于下水通道、深井、坦克、装甲车的伤员出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260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