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控EGR铜套及弹簧下座的压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25479.8 | 申请日: | 2017-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674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酒建刚;吉俊蓉;杨广军;杨卫平;李志丹;翟平;刘西文;王睿;雷军;胡友耀;李金广;任浩杰;石坤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拖汽工程车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15/32 | 分类号: | B21J15/32;B21J15/38;B21J15/22;B23P19/027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41120 | 代理人: | 陈英超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egr 铜套 弹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夹具领域,涉及一种电控EGR铜套及弹簧下座的压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机械加工企业对电控EGR的铜套、弹簧下座与电控EGR下阀体之间的连接往往采用铆接连接方式。在现有技术中,传统的压铆大都采取送料、压进及铆接分开的工序,整个装配过程中,需要对夹具及装配工序经常更换,严重影了电控EGR的生产效率;且电控EGR的铜套及弹簧下座如果采用不同的压装机压装装配,难以保证同轴度。基于上述原因,我们经过多次试验,研制出一种能将送料、压进及铆接三个工序定位在一个工位的电控EGR铜套及弹簧下座的压铆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控EGR铜套及弹簧下座的压铆装置,能将送料、压进及铆接三个工序定位在一个工位的电控EGR铜套及弹簧下座的压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电控EGR铜套及弹簧下座的压铆装置,包括:支架、导向装置、压力过渡装置、导轨、滑块装置、铆接头、定位夹具过渡板、定位夹具、真空压头、原位接近开关、压头铆头切换气缸、位移传感器、光电传感器、力传感器、气液增压缸;支架下支板与定位夹具过渡板采用螺栓连接,定位夹具固定安装在夹具过渡板上;导向装置安装在支架上;气液增压缸固定在压力过渡装置上的压力过渡板上,气液增压缸的气缸头部与压力过渡装置过渡连接;压头铆头切换气缸与滑块装置连接,滑块装置能够在导轨上的来回滑动,真空压头、铆接头与滑块装置安装为一体,原位接近开关安装在支架上部,位移传感器、光电传感器安装在支架中部,力传感器安装在压力过渡装置下面。
定位夹具过渡板上设置有A螺纹孔,定位夹具通过螺栓固定在定位夹具过渡板上。
支架下支板面上设置有螺纹孔,通过螺栓与定位夹具过渡板上的腰型孔对应连接。
支架上支板面上设置有B螺纹孔,采用螺钉穿过压力过渡装置的压力过渡板上的B腰形孔,同时压力过渡装置穿过压力过渡板上的孔、C螺纹孔完成导向装置与支架的过渡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可达到如下有益效果:通过本方案提供的电控EGR铜套及弹簧下座的压铆装置,只需人工将电控EGR下阀体定位放置并夹紧,就能实现铜套及弹簧下座一个工位上的送料、压进及铆接三个工序,从而避免了三个工序的重复拆卸装卡,有效的节省了装配时间;同时铜套及弹簧下座压装时使用一个压机,有效保证了它们装配时的同轴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控EGR铜套及弹簧下座的压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控EGR铜套及弹簧下座的压铆装置更换视角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控EGR铜套及弹簧下座的压铆装置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控EGR铜套及弹簧下座的压铆装置支架更换视角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控EGR铜套及弹簧下座的压铆装置定位夹具过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控EGR铜套及弹簧下座的压铆装置气液增压缸力转换机构过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电控EGR铜套及弹簧下座的压铆装置压入铜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电控EGR铜套及弹簧下座的压铆装置压入弹簧下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8所示,电控EGR铜套及弹簧下座的压铆装置,包括:支架1、导向装置2、压力过渡装置3、导轨4、滑块装置5、铆接头6、定位夹具过渡板7、定位夹具8、真空压头9、原位接近开关10、压头铆头切换气缸11、位移传感器12、光电传感器13、力传感器14及气液增压缸15。
在本实施例中,支架1下支板面上的四个螺纹孔16与定位夹具过渡板7上的四个腰形孔18采用螺栓对应连接,然后利用螺钉与定位夹具过渡板7上的两个A螺纹孔19将定位夹具8固定在夹具过渡板7上;支架1上支板面上另开有四个B螺纹孔17,采用螺钉穿过图6所示压力过渡板的四个B腰形孔20,同时压力过渡装置3穿过压力过渡板上的孔21,且利用图6所示压力过渡板上的八个C螺纹孔22和螺钉完成导向装置2与支架1的过渡连接;气液增压缸15的气缸穿过图6上的A孔24,且利用四个D螺纹孔23和螺钉可将气液增压缸15固定在压力过渡装置3的压力过渡板上,气液增压缸15的气缸头部与压力过渡装置3过渡连接;压头铆头切换气缸11与滑块装置5连接,能够实现滑块5在导轨4上的来回滑动,真空压头9与铆接头6与滑块装置5一体,进而实现压装与铆接的切换。
当此工序开始工作时,手动放入电控EGR下阀体,利用定位夹具8精确定位且夹紧,光电传感器13能感应到电控EGR下阀体放入,然后才能进行下一步操作,手工放入电控EGR的铜套,铜套上圆柱曲面25放入下阀体内孔中,此时位移传感器12能够根据位移的变化判别铜套的放料,只有其感应后才能进行下一步操作,防遗漏操作,此时压头铆头切换气缸11处于收缩状态,滑块装置5位于如图1所示的最左端,真空压头9正好与铜套的大圆端面对齐,点击压装命令,气液增压缸15缸杆伸出,并沿着导向装置2向下运动,直至将铜套压到力传感器14反馈的力值达到设定值时结束此操作,气液增压缸15缸杆收回;将图8中的弹簧下座26的凸台面放入到真空压头9内,真空压头9吸取弹簧下座26的凸台面,且弹簧下座26的大圆端面与压入之后铜套的大圆端面对齐,同样位移传感器12能够根据位移的变化判别弹簧下座26的放料,进行压装操作,给予命令,气液增压缸15缸杆伸出,并沿着导向装置2向下运动,直至将弹簧下座26压到力传感器14反馈的力值达到设定值时结束此操作,气液增压缸15缸杆收回,完成弹簧下座26的压装;点击铆接命令,压头铆头切换气缸11处于伸出状态,滑块装置5位于如图1所示的最右端,铆接头6对准下阀体的内孔位置,点击铆接命令,气液增压缸15缸杆伸出,并沿着导向装置2向下运动,直至铆接的力值达到设定值时结束此操作,气液增压缸15缸杆收回,完成铆接操作。操作定位夹具8,松开并移走下阀体,最终在同一工位上完成电控EGR的铜套、弹簧下座的压装及其与电控EGR下阀体的铆接,提高装配效率的同时保证了铜套和弹簧下座压入的同轴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拖汽工程车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洛阳拖汽工程车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254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自动排除废钉的拉铆钉分离和方向转换装置
- 下一篇:自动脱模组件及压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