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蜂王浆生产的割蜡刀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24388.2 | 申请日: | 2017-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288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王俞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俞兴;王淇 |
主分类号: | A01K59/02 | 分类号: | A01K59/02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0 | 代理人: | 刘晓春 |
地址: | 310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蜂王浆 生产 割蜡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蜂王浆生产用具,具体涉及在蜂王浆挖浆前用于去除台基条蜂蜡的割蜡刀。
背景技术
生产蜂王浆需要将产卵穴中的蜂王幼虫转移到台基条的产浆穴中再由工蜂喂养。一旦产浆穴中充满了工蜂的分泌物——即蜂王浆后,工蜂便会在穴口填筑蜂胶。因此,在取出蜂王浆之前,需要人工先用利刀割去产浆穴上加高部分的蜂蜡和台基条四周其它部位的蜂蜡,而且必须要割得平整光滑、均匀,露出台基条的原型,以便后续机械挖浆。以往手工操作,用普通刀片对每一条台基条四面依次割蜂蜡。由此可见,传统的人工割蜡是一项极其考验技巧和繁重的劳动,一旦不慎就容易割得不均匀、割毛产浆穴,对于割毛的台基条,工蜂很少会在其中再喂养蜂王幼虫,台基条只能报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切割光滑、平整、均匀,使用寿命长并能配合机械化设备割蜡的割蜡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用于蜂王浆生产的割蜡刀,包括横截面呈口字形的柱形刀体,柱形刀体的一端或两端的四边上设有割蜡刀刃,口字形的形状和台基条相适配。
进一步的,刀体为一体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横截面呈口字形的柱形刀体由两个分体的槽式刀体合成或由两个分体的L形刀体合成。
进一步的,横截面呈口字形的柱形刀体由分体的一字形刀体和槽式刀体合成。
进一步的,割蜡刀刃为圆弧形。
进一步的,割蜡刀刃为齿形。
进一步的,割蜡刀刃为三角形。
进一步的,割蜡刀刃为一字形。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的割蜡刀套于台基条外,割蜡刀则装在其刀架上,割蜡刀和台基条一边相对移动一边就能将台基条四周的蜂蜡一次性切除,在机械化定位下切割效果更稳定平滑、整齐均一、节省时间,不仅提高了切割效率而且刀体的各边能形成互相锁定的定位,避免切坏台基条,有利于台基条的反复使用;并且相对以往的“一刀多切”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多刀多切”的技术特征,有效延长了切割刀的实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四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五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六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七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八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九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十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十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十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十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第十四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第十五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参照附图1和附图16。本实施例的割蜡刀设有一体化的中空柱形刀体1。该刀体1的横截面呈口字形且在刀体1的其中一端的上边和下边上均设有割蜡刀刃2。具体地,口字形的形状和台基条3相适配,即口字形的大小足够台基条3从中贯穿,但相互正对的两边之间的间距和台基条的宽度适配,当台基条穿过时,与台基条的间隙尽可能小又使台基条能够在割蜡后正常通过,从效果上来讲,各边均能够起到定位边的作用,互相锁定。因此,当刀体1套在台基条3外并沿着台基条3无偏差地往复移动时(或者是台基条运动),割蜡刀刃2能够齐平地割去该台基条3上的蜂蜡4,完整地露出台基条3的原型。
特别的,本实施例割蜡刀刃2为一对圆弧形加一对一字形。。
实施例2
参照附图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实施方式相比,主要区别在于割蜡刀刃2为齿形结构。
实施例3
参照附图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及实施例2的实施方式相比,主要区别在于割蜡刀刃2为一对三角形加一对一字形。
实施例4
参照附图4。本实施例中的实施方式与前三种实施方式相比,主要区别在于割蜡刀刃2为一字形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俞兴;王淇,未经王俞兴;王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243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永磁转子结构
- 下一篇:转子组件、转子总成和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