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框架结构的基础隔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23769.9 | 申请日: | 2017-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465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黄志荣;田元福;宋朝祥;刘涛;邱云;王占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31/08 | 分类号: | E02D3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91 | 代理人: | 姜彦 |
地址: | 570228 ***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框架结构 基础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框架结构的基础隔震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建筑地基形状多采用较大下底面积的地基基础,以此提高地基的荷载力,但此结构抗震能力较差,地震时,地基基础的底面直接承受着地壳断裂或移位导致的地震波能量的冲击,底面积越大,直接受冲击的力度及断裂、位移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其抗震功效就差。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现有的地基基础的底面直接承受着地壳断裂或移位导致的地震波能量的冲击,底面积越大,直接受冲击的力度及断裂、位移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其抗震功效就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框架结构的基础隔震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框架结构的基础隔震装置,包括上连接座,上连接座内部预埋有若干预埋钢筋,上连接座的下表面铺设有橡胶层,橡胶层的下表面铺设有泡沫层,泡沫层的下表面铺设有刚性垫层;
刚性垫层的下端一体浇筑有中心立柱,中心立柱深埋于地下。
进一步,所述中心立柱的中部水平连接有水平预埋件,水平预埋件与下连接座之间安装有若干缓冲弹簧。
进一步,所述缓冲弹簧内部竖直安装有应力传感器,下连接座的下表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报警装置,应力传感器与报警装置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中心立柱的中部填充有铅芯柱。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该框架结构的基础隔震装置通过刚性垫层、泡沫层、橡胶层对产生的震动进行缓冲,可抵抗较大的剪切变形,当建筑物上部结构在受到水平推力时,利用叠层的剪切变形而产生整体水平位移,这样会减少局部破坏,因此地震对建筑物的水平破坏力被大大削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框架结构的基础隔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中心立柱;2、水平预埋件;3、下连接座;4、刚性垫层;5、泡沫层;6、橡胶层;7、预埋钢筋;8、上连接座;9、缓冲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框架结构的基础隔震装置,包括上连接座8,上连接座8内部预埋有若干预埋钢筋7,上连接座8的下表面铺设有橡胶层6,橡胶层6的下表面铺设有泡沫层5,泡沫层5的下表面铺设有刚性垫层4;
刚性垫层4的下端一体浇筑有中心立柱1,中心立柱1深埋于地下。
进一步,所述中心立柱1的中部水平连接有水平预埋件2,水平预埋件2与下连接座3之间安装有若干缓冲弹簧9。
进一步,所述缓冲弹簧9内部竖直安装有应力传感器,下连接座3的下表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报警装置,应力传感器与报警装置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中心立柱1的中部填充有铅芯柱。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在上连接座8上安装的预埋钢筋7上进行建筑施工,在产生地震波时,刚性垫层4、泡沫层5、橡胶层6对产生的震动进行缓冲,可抵抗较大的剪切变形,当建筑物上部结构在受到水平推力时,利用叠层的剪切变形而产生整体水平位移;同时通过缓冲弹簧9对建筑物本身产生的震动进行缓冲,降低了风险的发生。应力传感器检测缓冲弹簧9的变化,并通过报警装置实现报警提醒。中心立柱1的中部填充有铅芯柱,可通过铅芯柱较好的检测中心立柱1本身的质量变化,及时进行维护。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大学,未经海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2376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