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湿帘固化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23676.6 | 申请日: | 2017-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766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吴志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三特空气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D3/02 | 分类号: | B05D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441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化机,尤其是一种湿帘固化机。
背景技术
现有湿帘固化机所使用的加热管均为钢管,加热丝设在加热管内,为防止漏电,加热丝不与加热管内壁接触,主要通过填充在加热管与加热丝之间的氧化镁填充层进行绝缘,同时,氧化镁填充层还起到导热的作用,该种方式存在的最大问题在于:由于材质的多样化以及填充层的密实程度会影响到导热效果,使得产品的质量很难达到最好以及统一,对加热介质加热慢。
另外,现有湿帘固化机所使用的隔热板的隔热性能较差,长时间使用后无法满意隔热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明显提高电加热管的热传导效果,加热速度更快,效率更高,并且可以满足隔热板的隔热效果的湿帘固化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湿帘固化机,在机台(1)的台面上自下而上依次设有下隔热板(2)、下加热板(3)和下导热模板(4),在机台(1)上部的支架(5)上设有伸缩工作端头(6)朝向下方的工作气缸(7),所述伸缩工作端头(6)下端自上而下依次连接有上隔热板(8)、上加热板 (9)和上导热模板(10),上加热板(9)与下加热板(3)的结构相同,下隔热板(2)与上隔热板(8)的结构相同,所述上加热板(9)由两层绝缘层 (32)、与位于两层所述绝缘层(32)之间的电加热管(15)构成,所述电加热管(15)包括瓷柱(151)和管本体(152),所述管本体(152)的一端与所述瓷柱(151)连接,管本体(152)包括外钢管(1521)、石英管层(1522)、发热丝(1523)及氧化镁粉(1524),所述石英管层(1522)位于所述外钢管(1521)内侧,且所述石英管层(1522)的外壁与所述外钢管(1521)内壁贴合,所述发热丝(1523)位于所述石英管层(1522)的内部,所述石英管层(1522)内壁和所述发热丝(1523)缝隙处填充有氧化镁粉(1524);
所述上隔热板(8)包括隔热板体、与包裹在其外侧的聚四氟乙烯胶带层 (84),所述隔热板体由纳米微孔隔热板(81)、与覆盖在其上表面与下表面的无碱玻纤布层(83)构成。
上述的湿帘固化机,其中,所述电加热管(15)还包括两个接线柱(1525),所述瓷柱(151)上设有使接线柱穿过的通孔,发热丝(1523)上端与两个所述接线柱(1525)的下端连接。
上述的湿帘固化机,其中,所述发热丝(1523)为螺旋状发热丝(1523)、且靠近所述石英管层(1522)的内壁。
上述的湿帘固化机,其中,在所述纳米微孔隔热板(81)和所述无碱玻纤布层(83)之间还设有耐高温无机胶水层(8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加热管中的电加热管能够明显提高电加热管的热传导效果,加热速度更快,效率更高;
可以满足隔热板的隔热效果,而且还可以使隔热板具有足够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下导热模板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上加热板的结构图;
图4为图3中电加热管的结构图;
图5为图1中上隔热板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加热加压固化机,包括机台1,所述机台1台面上自下而上依次设有下隔热板2、下加热板3和下导热模板4,机台 1上部支架5上设有伸缩工作端头6朝向下方的工作气缸7,所述伸缩工作端头6下端自上而下依次连接有上隔热板8、上加热板9和上导热模板10。
下导热模板4上开设有用以让产品托架嵌入其中的产品托架嵌入槽11,以防止产品托架的高度在夹压过程中影响产品的夹压。
为免上导热模板10下压工作时压坏产品,上述下导热模板4上设有可调限高块12,用以对产品的固化厚度进行控制。
为了有利于上、下两导热模板工作时的相互定位,上述上导热模板10的下端面设有定位销18,所述下导热模板4的上端面对应设有与之配合工作的定位槽孔19。
为了利于自动化控制,上述机台1上设有控制开关13以及用于控制工作温度、压力和夹压固化时间的控制面板14。
上加热板与下加热板的结构相同。以上加热板9为例。
上加热板9由两层绝缘层32、与位于两层绝缘层32之间的电加热管15 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三特空气处理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江阴三特空气处理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236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安检员提醒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基于物联网的山体滑坡预警监测系统及其监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