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光伏百叶呼吸玻璃幕墙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22209.1 | 申请日: | 2017-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221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杨智良;杨效伟;石谓;曹玮鑫;孔洁;何章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B2/88 | 分类号: | E04B2/88;F24F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85 | 代理人: | 董芙蓉 |
地址: | 230036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百叶 呼吸 玻璃 幕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光伏百叶呼吸玻璃幕墙。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进行越来越高,我国已经成为一个能源消耗大国。经调查,我国既有建筑中有99%为高耗能建筑,新建的数量巨大的建筑也只有很少一部分按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建造,95%以上还是高耗能建筑。为解决建筑能耗问题,出现了玻璃幕墙的技术发明,但其安装和维护都很复杂,不仅耗时耗力,而且其节能效果也并不明显。
现有的玻璃幕墙比较先进的有两种:“封闭式内循环体系呼吸式幕墙”和“敞开式外循环体系呼吸式幕墙”。“封闭式内循环体系呼吸式幕墙”外侧玻璃完全封闭,内侧玻璃可开合,其通风换气层与吊顶部位设置的暖通系统抽风管相连,形成自下而上的强制性空气循环,空气的流动需要借助于专门的设备来完成,维护和运行成本较高。“敞开式外循环体系呼吸式幕墙”外层玻璃不完全封闭,空气从外层幕墙的下通道进入热通道空间,然后从外层幕墙的上部排风口排出,而内层幕墙则完全封闭。内层玻璃完全封闭,对幕墙的维护提出了很大的要求,需要长时间的高空作业,耗时耗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的玻璃幕墙中“封闭式内循环体系呼吸式幕墙”的维护和运行成本较高;“敞开式外循环体系呼吸式幕墙”的内层玻璃完全封闭,对幕墙的维护提出了很大的要求,需要长时间的高空作业,耗时耗力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全自动光伏百叶呼吸玻璃幕墙。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该全自动光伏百叶呼吸玻璃幕墙包括外侧中空玻璃,外侧中空玻璃的后端一体安装有内侧单层玻璃,外侧中空玻璃与内侧单层玻璃之间设置有热通道,外侧中空玻璃的上端设置有与热通道相通的上侧出风口,外侧中空玻璃的下端设置有与热通道相通的下侧出风口;
热通道内竖直安装有一排遮阳百叶,内侧单层玻璃的上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转轴与遮阳百叶活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遮阳百叶表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发电装置和发热装置。
进一步,所述遮阳百叶采用全自动非晶硅光伏的遮阳百叶。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该全自动光伏百叶呼吸玻璃幕墙集发电、隔音、隔热、供暖、通风、装饰为一体,适用于冬冷夏热地区的各种建筑物,特别是办公建筑。安装方便,内侧单层玻璃和遮阳百叶可在室内安装,减少了高空作业;维护方便,遮阳百叶的维护也是在室内;内侧单层玻璃可打开,在舒适节能方面更为突出,提供了高层超高层建筑自然通风的可能,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使用者生理与心理上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全自动光伏百叶呼吸玻璃幕墙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全自动光伏百叶呼吸玻璃幕墙的原理示意图;
图中:1、外侧中空玻璃;2、助力通风装置;2-1、上侧出风口;2-2、下侧进风口;3、内侧单层玻璃;4、热通道;5、遮阳百叶;6、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下面结合图1、图2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该全自动光伏百叶呼吸玻璃幕墙包括外侧中空玻璃1,外侧中空玻璃1的后端一体安装有内侧单层玻璃3,外侧中空玻璃1与内侧单层玻璃3之间设置有热通道4,外侧中空玻璃1的上端设置有与热通道4相通的上侧出风口2-1,外侧中空玻璃1的下端设置有与热通道4相通的下侧出风口;
热通道4内竖直安装有一排遮阳百叶5,内侧单层玻璃3的上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电机6,电机6的输出端通过转轴与遮阳百叶5活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遮阳百叶5表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发电装置和发热装置。
进一步,所述遮阳百叶5采用全自动非晶硅光伏的遮阳百叶。
下面结合工作原理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农业大学,未经安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222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调数控机床夹具
- 下一篇:一种复合角度加工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