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海洋油田平台下的驱鱼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21221.0 | 申请日: | 2017-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477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罗松;杨冲;蔡卫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船重工(昆明)灵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七五0试验场 |
主分类号: | A01M29/16 | 分类号: | A01M29/16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53115 | 代理人: | 赛晓刚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明市***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洋 油田 平台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近岸海洋油田平台下的驱鱼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海洋油田平台下的驱鱼装置,用于平台水下驱鱼,达到驱赶钓鱼者的目的。
背景技术
通常来说,由于夜晚近岸油田平台导管架下光线充足,水的温度较高且富有营养,平台导管架又是海生物较好栖身之地,故各类海生物活动较频繁,特别是野生石斑鱼较多,因此钓鱼爱好者喜欢在夜晚租船攀登平台垂钓,垂钓者没有受过平台安全生产教育,安全意识差,其垂钓活动为平台生产带来了不安全因素,故对油田平台安装有关驱鱼装置在有垂钓活动时进行驱鱼是必要的。
为驱赶非法攀登平台钓鱼人员,传统的方式是在平台上采取设置登平台障碍物及抹油等措施,在图像观察设备上发现有人钓鱼后,由平台值班人员到平台下部驱赶,该一种方式给值班人员带来了劳动强度的同时也存在夜晚驱赶活动困难等诸多不便,而且也存在多种不安全因素。
因此,需研制一种高效方便安全的驱鱼装置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关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诸多的缺陷与不足,本实用新型对此加以改进和创新,旨在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近岸平台下钓鱼活动的驱离问题,在不影响钓鱼者人身安全并驱离平台的同时还不会伤害鱼类,实现对非法钓鱼活动存在安全隐患进行对抗解决的这样一种海洋油田平台下的驱鱼装置。
为实现上述的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采用如下的设计结构以及采用如下的设计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一种海洋油田平台下的驱鱼装置,该驱鱼装置包括驱鱼装置主体(1)以及设置在驱鱼装置主体(1)上的水下发声器(2)和水面发声器(3),其中,在驱鱼装置主体(1)的中部固定设置有水下发声器(2),在水下发声器(2)的外部设有水下隔离网罩(4);在驱鱼装置主体(1)的顶部设有水面发声器(3),在水面发声器(3)的外部设有水面发声器保护罩(5);在水面发声器保护罩(5)的顶部设有至少三个吊耳(6),钢丝绳(7)一端固定在吊耳(6)上,另一端固定在脐带缆(8)上,脐带缆(8)的一端对应接入水下发声器(2)和水面发声器(3)的各个输出/供电接口上,脐带缆(8)的另一端连接脐带缆收放卷扬机(9),脐带缆收放卷扬机(9)的一端连接卷扬机控制装置(10)的一端,卷扬机控制装置(10)的另一端通过中控室信息传送电缆(11)连接至中控室显控设备(12)。
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另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水下发声器(2)与所述水面发声器(3)均是采用弱/中/强三级程控声波驱鱼和干扰钓鱼人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水面发声器(3)是由数个定向喇叭组合构成,数个定向喇叭为程控气喇叭或是程控电喇叭,该定向喇叭位于驱鱼装置主体(1)的上部且位于水面以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水下隔离网罩(4)是由柔性网格材料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吊耳(6)均布设置在水面发声器保护罩(5)的顶部与之连为一体成型结构,吊耳(6)的数量为三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再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钢丝绳(7)的总数量设置为三根,每一根钢丝绳均是由前段部分和后段部分构成,其中,前段部分的端头穿过吊耳(6)形成圆环形吊环,并在圆环形吊环的连接处采取双面搭接焊,后段部分固接在脐带缆(8)上,并用绳卡统一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再更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脐带缆收放卷场机(9)和所述卷场机控制装置(10)安装于油田平台下部的甲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船重工(昆明)灵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七五0试验场,未经中船重工(昆明)灵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七五0试验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212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