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油尺组件及发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19946.6 | 申请日: | 2017-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366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4 |
发明(设计)人: | 王一俊;何志良;吴庆先;吴广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1/12 | 分类号: | F01M11/12 |
代理公司: | 深圳众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325 | 代理人: | 谭果林 |
地址: | 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越***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油 组件 发动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机油尺组件及发动机。
背景技术
现代发动机设计越来越紧凑,整体布置更紧密,布置空间更小,而传统机油尺一般布置在发动机的机体外围,并需要与周边的管路、外围的零部件之间留置较小的间隙,如此,在整体布置发动机时需考虑机油尺与周边部件留有间隙的问题,从而给发动机的紧凑设计带来了困难。另外,传统机油尺的管体的密封端一般采用O型密封圈,通过该O型密封圈与匹配的安装孔径向密封,如此就造成安装孔需要精加工对应,从而导致制造成本升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油尺组件及发动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机油尺布置于发动机外围而造成安装占用空间大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机油尺组件,安装于正时罩盖上,所述正时罩盖包括罩盖本体以及所述罩盖本体的周缘向同一侧延伸设置的边缘体,所述边缘体包括相对设置的外表面和内表面,所述边缘体开设有贯穿所述外表面和所述内表面的安装孔,所述机油尺组件包括机油尺和机油尺管体,所述机油尺管体开设有油管通道,所述机油尺管体固定于所述罩盖本体的内侧且所述油管通道与所述安装孔对接,所述机油尺穿过所述安装孔并插入所述油管通道内,所述机油尺组件还包括密封套,所述密封套套接于所述机油尺管体的外表面,且所述密封套的上端与所述内表面抵接。
优选地,所述机油尺管体上设有靠近所述机油尺管体的上端的环形凸起,所述密封套的下端与所述环形凸起抵接。
优选地,所述机油尺管体上设有至少一个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通过紧固件与所述罩盖本体固定连接。
优选地,各所述安装板和所述环形凸起与所述机油尺管体一体吹塑成型。
优选地,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罩盖本体与所述固定孔对应的位置设有螺孔柱,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固定孔与所述螺孔柱锁紧连接。
优选地,所述紧固件为螺栓、螺钉或者螺丝。
优选地,所述安装板为安装法兰。
优选地,所述机油尺包括手柄部和尺苗部,所述尺苗部穿过所述安装孔并插入所述油管通道内,所述手柄部与所述外表面抵接。
优选地,所述边缘体与所述罩盖本体一体铝高压铸造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机油尺组件,将机油尺管体固定在罩盖本体的内侧,可以达到节省机油尺管体的布置空间以及有利于发动机整体紧凑化设计的目的,而在机油尺管体的外表面套接上端与边缘体的内表面抵接的密封套可以对连通的油管通道和安装孔起到密封的作用,同时可以减少机油尺管体匹配安装孔的精加工,结构更加简单,大大降低机油尺管体的制造加工成本,最后将机油尺管体穿过安装孔并插入油管通道内,实现读取机油液位。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发动机,其包括上述的机油尺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由于使用有上述的机油尺组件,那么可以实现将机油尺管体固定在罩盖本体的内侧,达到节省机油尺管体的布置空间以及有利于对发动机整体紧凑化设计的目的,同时,机油尺管体的外表面套接的密封套的上端与边缘体的内表面抵接,可以确保连通的油管通道和安装孔密封,减少机油尺管体匹配安装孔的精加工,结构更加简单,从而大大降低机油尺管体的制造加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机油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机油尺组件的局部结构剖切视图。
图4为图1中B处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机油尺组件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0—机油尺11—手柄部12—尺苗部
20—机油尺管体21—油管通道22—环形凸起
23—安装板30—密封套40—正时罩盖
41—罩盖本体42—边缘体231—固定孔
411—螺孔柱 421—外表面 422—内表面
423—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1~5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199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缸立式风冷柴油机气门室双层油气分离通风结构
- 下一篇:一种摩托车盒式消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