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流体放射性测量的检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16447.1 | 申请日: | 2017-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099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之阳(北京)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T1/167 | 分类号: | G01T1/167;G01T1/20;G01T1/2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流体 放射性 测量 检测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放射性检测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流体放射性测量的检测器,用于检测管道和密封容器内流体的放射性强度。
背景技术
核电厂、燃煤电力厂、化工厂、钢厂等排放的废气、废液含有放射性物质,根据国家环境保护部发布的环境辐射防护规定,废气、废液排放前均需在线进行连续放射性检测;国内现有废气、废液放射性检测均采用抽样检测或排放管道外安装放射性检测器的方法,抽样检测器响应时间慢,不能实时在线监测,而管道外检测则由于钢制管道壁的屏蔽导致检测器探测效率低。
为了满足环境辐射防护的规定,排放废气、废液的放射性检测必须是在线连续监测,而且放射性检测下限要求低,则要求检测器探测效率要提高;因此,废气、废液的环境辐射防护需要一种可在线连续进行放射性监测且探测效率高的检测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核电厂、燃煤电力厂、化工厂、钢厂等排放废气、废液放射性检测的特殊要求,为解决目前还没有一种可在线连续进行放射性监测且探测效率高的检测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检测器包括检测器外壳、光电倍增管及信号处理电路、光导玻璃、用于γ/β射线探测的闪烁体单元;
所述检测器外壳为金属圆筒,圆筒壁上设有法兰或螺纹等结构用于将检测器安装到管道或密封容器上,圆筒底部安装光导玻璃作为检测器底面,圆筒顶部开孔,使光电倍增管及信号处理电路所需线缆从圆筒顶部引出;
所述光电倍增管及信号处理电路安装在检测器外壳内,光电倍增管检测端面与光导玻璃耦合连接;
所述闪烁体单元由闪烁体和安装座组成,安装座中心开孔,用于安装闪烁体,闪烁体顶部和底面均外露,闪烁体和安装座通过胶装等方式保持密封;安装座有法兰或螺纹等结构用于将闪烁体单元安装到管道和密封容器上,检测器闪烁体置于管道或容器内,让放射性探测面暴露于流体中;
所述安装有光导玻璃和光电倍增管及信号处理电路的检测器外壳作为一个整体安装固定,与闪烁体单元相互独立,检测器外壳底部的光导玻璃与闪烁体顶部耦合。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检测器的放射性探测面置于在管道或容器壁外,其检测灵敏度低的缺点,同时,闪烁体单元与检测器外壳分离,在维修或更换检测器时,无需拆除闪烁体单元,不会破坏管道或容器的密封性,使维护更安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实例中检测器结构及检测器安装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实例中检测器外壳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实例中闪烁体单元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请参阅图1、图2、图3。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遂图示中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下面结合附图及其中的一种实施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用于流体放射性测量的检测器,适用于检测管道(1)或容器(1)中流体,包括气体、液体等物质的放射性强度。
检测器包括检测器外壳(32)、光电倍增管及信号处理电路(31)、光导玻璃(34)、用于γ/β射线探测的闪烁体单元(4),其中闪烁体(43)可根据检测需要加装不同类型的检测器,测β射线可用薄型塑料闪烁体,检测器γ射线可用较厚塑料闪烁体,如果需要进行核素识别,可用碘化钠闪烁体或其它能量分辨率高的闪烁体;
检测器外壳(32)为金属圆筒,材质优选不锈钢,圆筒上设有法兰(33),检测器外壳(32)底部安装光导玻璃(34),将光导玻璃(34)底面露出,检测器外壳(32)顶部开孔,可将光电倍增管及信号处理电路(31)所需线缆(5)引出;
光电倍增管及信号处理电路(31)安装在检测器外壳(32)内,光电倍增管检测端面与光导玻璃(34)耦合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之阳(北京)仪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日之阳(北京)仪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164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洗煤系统
- 下一篇:基于智能终端遥控的全视角摄影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