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粒尘埃滤除系统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12814.0 | 申请日: | 2017-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434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0 |
发明(设计)人: | 徐永昌;成思源;杨雪荣;张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49/00 | 分类号: | B01D49/00;B01D50/00;H02J7/32;F01N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510062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粒 尘埃 系统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用品技术领域,更进一步地涉及一种微粒尘埃滤除系统及汽车。
背景技术
柴油机的热效率为34%~38%,汽油机仅为25%~28%,其余的能量均以发动机机冷却水、汽车尾气等热能形式及摩擦损耗等形式耗散,其中发动机机冷却水占到30%,磨擦损耗约占5%,汽车尾气耗散的热量占燃料产生化学能的30%~45%,极大地浪费的能量。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人体健康的一大威胁,空气中以微米为单位的飘尘在空中呈正电荷飘浮,携带着细菌、病毒和有害气体,人体的鼻腔无法过滤这种微粒尘埃,已经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无形杀手。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直径小于10μm的微粒尘埃,一般机械很难滤除,但空气负离子却可捕获这些带正电的有害物,对于直径小于10μm的微粒与飘尘具有显著的沉降效果,料度越小捕获率就越高。此外,空气负离子可以有效吸收和消除苯甲醛氨等刺激性气体,清除垃圾释放出的酸臭气体。
因此,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如何设计一种利用汽车发动机尾气的热量,对空气中的微粒尘埃进行滤除的装置,是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粒尘埃滤除系统,利用汽车发动机尾气的热量,对空气中的微粒尘埃进行滤除,改善空气环境,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微粒尘埃滤除系统,包括:
温差发电器,设置于发动机的排气管上,所述温差发电器的热端与排气管壁接触;
冷源,连接所述温差发电器的冷端进行降温;
蓄电池,存储所述温差发电器产生的电能;
负离子转换器,设置于车体外侧,利用所述蓄电池供电产生负离子。
可选地,所述温差发电器为圆桶式温差发电器,所述温差发电器的热端平铺在横截面为正多边形的排气管上。
可选地,还包括热电管理系统,所述热电管理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分别设置于所述温差发电器热端与冷端,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调节所述冷源的工作效率,以及调节排气管内设置的挡板的角度。
可选地,所述温差发电器的冷端连接水冷散热器,所述冷源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水泵,所述水冷散热器的冷却水套通过循环管路连接所述冷却水泵。
可选地,所述温差发电器布置在排气管的催化反应器与消声器之间。
可选地,所述热电管理系统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蓄电池电量的电能传感器,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电能传感器调节所述蓄电池的充放电状态。
可选地,所述负离子转换器为纳子富勒烯负离子释放器。
可选地,还包括设置于车体外侧的静电除尘器,所述静电除尘器由所述蓄电池供电。
可选地,所述静电除尘器的进风口朝向汽车的前端,位于进气格栅的两侧;所述负离子转换器设置于汽车的底盘,位于排气管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微粒尘埃滤除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粒尘埃滤除系统,包括:温差发电器、冷源、蓄电池、负离子转换器等装置,其中温差发电器设置于汽车排气管上,温差发电器的热端与汽车排气管接触,以汽车排气管作为热源,使热端保持较高的温度;冷源连接温差发电器的冷端,使冷端保持较低的温度。当汽车正常运行时,在热端与冷端之间存在温差产生电动势而实现发电。蓄电池存储温差发电器产生的电能;负离子转换器设置于车体外侧,利用蓄电池的电能产生负离子排放到外界大气中,利用产生的负离子对环境进行净化,利用了汽车尾气的热量,滤除空气中的微粒尘埃。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微粒尘埃滤除系统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微粒尘埃滤除系统,利用汽车发动机尾气的热量,对空气中的微粒尘埃进行滤除,改善空气环境。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申请的微粒尘埃滤除系统进行详细的介绍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128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频碰撞拦笼
- 下一篇:洗衣粉车间用湿式旋风除尘设备